《知音》副主编谈知音体:百姓需要这种直白的表达

20.10.2014  12:07

  将《白雪公主》重命名为《苦命的妹子啊,七个义薄云天的哥哥为你撑起小小的一片天》,7年前发生在天涯论坛上的这一网络事件,使“知音体”被公众定义。19日下午,《知音》杂志社副主编夏志军做客湖北省图书馆报告厅,向现场千余读者揭秘“知音体”背后的故事,分析网络社交媒体时代“知音体”表达方式将何去何从。

  《知音》经常刊登情感故事,走煽情路线,网上将这种文章风格称为“知音体”,这种风格的标题就叫“知音体标题”。夏志军说,这种说法,“我们认为是对《知音》的褒奖,起码说明《知音》的文风不但可以感染人,而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认为,网上说法尚未挖掘出“知音体”的精髓,“这种精髓,是从‘抠’字‘抠’词着手,使文章标题具有激情澎湃、简洁凝练、主题鲜明、轻快活泼的艺术特色,一看就能够知道大体内容、能够吸引读者,这是一种不懈努力的新闻实践”。他介绍,《知音》创刊以来,标题的制作任务都由总编们承担,有时为了一期杂志做标题,草拟的标题就有半本稿纸。

  在自媒体时代,“知音体”是否过时?

  夏志军的回答是,纸质传统媒体这个介质可能会让位于网络新媒体,“知音体”的表述方式却不会因为介质改变而消失。他认为,高速传播信息的社交网络媒体出现,使得现在的媒体比的,不再只是新闻的传播,而包括新闻附带的观点,使得网络社交媒体用户更加爱用煽情的内容和字眼,争取关注和转发。

  他说,“知音体”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仍有强大群众基础和社会心理需求,老百姓需要这种直白、鲜活的表达。(记者万建辉)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