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乡镇直达中心 武汉六大地铁小镇蓝图初现

07.10.2016  00:07

  武湖地铁小镇效果图。

  走出家门,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吃喝玩乐“一站式”服务:在生活中心喝茶、逛街,在露天菜场买菜、赶集,在中央公园散步、聊天,在活力广场聚会、玩乐;要是外出,步行就能到达地铁站点,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城市触手可及……这样田园城市般的诗意栖居即将成为现实。

  武汉晚报记者昨天获悉,中南建筑设计院摘得武湖地铁小镇核心区综合开发项目设计权,标志着武汉首个地铁小镇正式落地。按照规划,武汉将依托地铁线网及站点,打造统一协调、特色鲜明的六大地铁小镇,覆盖5个新城区。

   “1+8”立体换乘最完备

  距离二环线9公里,今后坐地铁15分钟左右就能到市区,这就是武湖地铁小镇在武汉所处的区位。在规划的6个小镇当中,武湖小镇距离武汉城区最近,人口密度相对较高,地铁阳逻线、汉施公路等交通设施完善,周边产业丰富,汉口北专业市场群、台商园比邻而居。

  武湖地铁小镇的核心区位于黄陂区汉口北大道与汉施公路交叉口,东面为规划道路,西临汉口北大道,南临汉施公路。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0.7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9.9万平方米。项目将依托地铁阳逻线武湖站,主要发展住宅、商业、酒店、地铁办公、轨道车站等功能。作为距离汉口中心最近的地铁小镇,武湖小镇建成后,将重点发展金融、商贸产业,为汉口城市结构和布局优化提供重要支撑。

  “武湖小镇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水。”项目设计实施方中南院华创(武汉)设计咨询公司总经理王福生说,设计方案围绕滨水这一核心主题,利用滨江、滨河、滨水的天赋和资源条件,建设滨水公园镇,契合武汉打造国际滨水文化名城的2030年城市发展规划。

  按照整体的规划图,武湖小镇将打造“一站一心”、“一核一网”、“一轴一带”,以及两大公园。“一站一心”就是武湖和梅教街两个站点,还有以站点为核心的小镇生活中心,商业零售、百货购物、超市将应有尽有;“一核一网”就是区域综合交通核及小镇宜人便捷的步行网络;“一轴”就是地铁生态绿轴,“一带”则包括滨水公园带。

  以地铁为导向的区域综合交通核体系,成为武湖小镇的亮点示范项目。这里将依托地铁,与公交、步行系统、“P+R”、客运巴士、火车、自行车、轮渡、出租车换乘,形成完备的“1+8”立体换乘体系。

  武湖小镇将参考纽约中央公园,打造自己的中央公园,同时规划建设一座轨道交通主题公园。小镇将参考解放公园的尺度,把中央公园与滨江公园带串联起来,进行保护性开发和利用,规模将是目前解放公园的好几倍。而且公园不是纯绿地,会植入一些休闲功能。

  此外,有情调的露天菜市场、周末市集,有地铁特色标识的轨道交通线网活力运动广场、彩虹斑马线,有特色的地铁餐厅、地铁博物馆、地铁艺廊,体现康健、养生功能的康兮小院等配套设施,都将在这座小镇落地。未来,武湖小镇建成后,居住人口预计会达到5-6万人。

   告别城市发展“摊大饼

  武汉最早因水而兴,近代以来,整个城市的发展沿着长江水路布局,这就是船舶(轮渡)时代、港口时代。到了后面的汽车时代,人的生活半径扩大,城市格局更多呈现的是一环、二环、三环,如今已经到了四环、外环。

  从2004年开始,武汉进入轨道交通时代。从今年起,武汉以每年开通2条线的速度,到2020年将形成400公里轨道交通线网,实现中心城区地铁全覆盖,新城区地铁全通,跻身世界地铁城市第一方阵。一条地铁线就能形成一个发展轴和新的增长核,带动周边城乡发展,这种格局完全颠覆了以前城市“摊大饼”的发展格局。城市变成了一个拓扑网状结构,呈点网状往周边散开。

  人的居住方式跟交通息息相关,交通出行方式影响生活方式,间接影响了整个城市的发展方式。回顾武汉城市发展的脉络,原来是被动式发展,地铁小镇则成为一种主动式发展。王福生说,从船舶时代,到汽车时代,再到现在的轨道交通时代,城市发展先后经历了1.0、2.0、3.0的版本升级,这正好契合武汉打造经济、城市、民生“三个升级版”的战略规划和定位。

  “武汉城市够大、人够多,城市发展速度够快,这是一个核心。”规划专家表示,按照武汉主城、新城“1+6”的城市发展格局,地铁小镇可吸引、疏散中心城区的人口到新城区,缓解主城压力;同时,根据武汉及周边“1+8”城市圈的一体化发展,地铁小镇一端连着乡镇村,一端连着城,能够吸纳周边城市圈的人口进来落户,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乡-镇-城形成统一协调、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