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塑造”新农民 长阳高家堰镇村民致富解码
10多公里的“盆景长廊”,为318国道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家堰段平添魅力。
紫薇、银杏、中华蚊母、对接白蜡、金弹子、红豆杉……经当地农民巧手塑形,俏立盆中,仿佛“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盆景产业,让高家堰镇村民告别贫穷:过去一间草房4分地,吃饱饭都难,现在资产过千万者比比皆是。
脱贫致富,人是决定因素。记者近日慕名踏访,发现比盆景更令人欣喜的,是山野上“生长”着的一茬茬新农民、新思想。
一亩玉米地产出百万元
——资源可持续,刨土农民成创富农民
以高家堰村为核心的“盆景带”,目前年销售量达250万盆,销售额过亿元。
如此多的盆景哪里来?同行的高家堰镇副镇长高雄揭秘:玉米地里种的。
国道下的小山坳中,今年50岁的村民向师强正在忙碌,一亩多地里种满中华蚊母,密实,却井然有序。“别小看这些苗子,它们是三峡特有的珍稀植物,塑形后一株少则卖300元,多则1000元。”向师强说,一亩地约3000株,值上百万元呢。
亩产百万元很是惊人,但却是向师强十年的心血:中华蚊母长到如今膝盖高,需要10年时间。
向师强说,十几年前,同样的地里种的是玉米、水稻或红薯。可山大地少,一年忙到头也刨不出几个钱。
转变发生在2003年。那时,在盆景行业已小有名气的高家堰,遭遇资源枯竭的难题。
山里挖出的树根和中华蚊母,是高家堰盆景的原材料。上世纪80年代起,村民们一直“靠山吃山”,80%的家庭成了万元户。
天天挖年年挖,树兜子日益稀少,大山也被挖得伤痕累累。三峡成库后,大部分中华蚊母群落被淹没。
咋办?有人提出:地里能种庄稼,为啥不能种中华蚊母?
撒下野生种子,呵护种苗生长。几年摸索,村民们成功种出中华蚊母,并迅速形成规模。
循着这一思路,田地大规模“腾笼换鸟”,紫薇、杜鹃、迟兰、金弹子等各种植物,逐渐取代萝卜白菜、玉米红薯,高家堰盆景产业走上可持续之路。
点评:贫困地区虽地处偏僻,但气候、地理独特,往往别具资源禀赋。像高家堰村民一样,放开思路寻财路,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善加利用,或能发现脱贫的“先天条件”。
0.35元的树苗“溢价”513倍
——知识点石成金,技术农民也是艺术农民
一株原价0.35元的树苗,可以卖出多少钱?
高家堰村村民涂常兵说,给我半个小时修剪成盆景,就可以卖180元。
180元不算太贵,但算算“溢价”,竟高达513倍!
“盘”盆景大有门道。两盆外观看上去差别不大的盆景,由于技术、艺术含量不同,价格可能相差十倍、百倍,其微妙之处,非行家里手难以掌握。
早期,为了学到手艺,村民从外地购回盆景样品,依样画葫芦。
后来,他们自费组团到四川、广东等地取经,请湖北省盆景协会知名专家面授机宜,向客商打探,追赶市场潮流。
采访中,记者无论走进哪户人家,都能发现放在客厅里的《花木盆景》、《园林》、《中国花卉报》等报刊杂志。“全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自费订阅专业杂志,这在其他地方不可想象。”县扶贫办副主任白万里介绍。
“盆景是大自然的缩影,上品盆景,要独一无二、形状奇崛、苍劲有力,但不能过分夸张,违背自然特性。”向师强说,“这就要考验审美能力了!”
获得人社部花卉园艺师资格认证书的向师强,2011年曾以5件盆景作品售出80多万元,因“活儿好”受人尊敬,当选高家堰盆景协会会长。
涂常兵就是向师强的“粉丝”,前些年关了自家经营的酒店,专门经营盆景。“像画画一样,盆景是门艺术活,不练个十年八年的,成不了大气候。”他说。
点评:要脱贫致富,仅有一身力气是不够的。向高家堰人学习,张开怀抱拥抱知识,用专业技能、艺术修养武装自己,才能手握化资源为财富的“尖板眼”。
搞吊装一年收回买车成本
——甘当产业配角,贫困户跻身致富主角
在高家堰村,腿有残疾的邓守平曾是公认的最贫困户。他一家三代4口人,过去,家里只有1.3亩地,种些玉米和红薯,每年毛收入不到4000元,生活一直靠政府扶持和亲友接济。
如今,盆景产业兴起,改变了他一家的命运。
记者走进邓家庭院,只见13个盆景托盆模具错落摆开,他和母亲正满头大汗地浇制托盆。“现在再也不为吃喝发愁了,我的托盆,卖给村里的盆景专业户,供不应求。”邓守平说,自从开展这个业务后,年增收入3万多元。
邓守平以前打过零工、补过鞋、捡过破烂,融入盆景产业链条,真正让他摆脱了贫困。
白万里说,各家条件不同,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当卖盆景的“主角”,但只要改变观念,“边缘”农民也可变身产业农民。
“80”后青年曾炎益,9年前在深圳打工。随着家乡的盆景卖到广东,“利好”消息不断传来,他下决心辞掉了工作,回乡寻找商机。
头脑灵活的曾炎益很快发现,搬运盆景要用吊车,但全村居然没有1台,只能从宜昌、宜都等外地叫车。就算是只卖一盆,吊车来一次也要收费五六百元。
曾炎益借了25万元,买回村里第一台吊车,第一年就收回了成本,此后每年收入稳定在20多万元。
向师强介绍,围绕盆景产业的托盘、营养土、吊装、物流等环节,村里10多家农户因从事配套服务,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点评:乐跑“龙套”的邓守平、曾炎益们启示我们,只有真正成为产业链上的一环,贫困农户才拥有“造血”功能,“短板”才能补齐,精准扶贫才能不落一人,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原载《湖北日报》2015年9月2日一版)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