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汉口西商跑马场设"会员私路"对华人骄横
汉口西商跑马场通道旁用中英文标明:门口道路系该会会员私路 记者万建辉 翻拍
今年5月出版的《那个时代的武汉——晚清民国明信片集萃》首次刊出了两张汉口西商跑马场的照片。照片见证,连接马场与租界的渣甸路有标牌称“此路纯系本会会员私路”。华商自尊心受激,修建了华商跑马场和万国跑马场,与西商跑马场形成鼎足之势。
这两张照片,是当时在汉口的外国人拍摄的,由武汉市档案馆副馆长张嵩从海外搜集而来,此前未在国内公开发表过。
武汉文史专家、市图书馆馆员王钢介绍,汉口开埠后,英国侨民就在尚未开辟的俄、法租界地区建马道子。1905年,英、法、俄、德等国侨民建成新跑马场,以今解放公园为中心,范围东至永清街,南临解放大道,西抵解放公园路,北临惠济路。马场正式命名“汉口西商赛马体育会”,除建有环形马道、大看台外,还配备高尔夫球场、足球场、网球场及公事房、酒吧间、游泳馆等附属设施。
当时赛马活动分春秋两季举行,每季赛七天。马场实行会员制,凡外国侨民均可入会,并享有赛马会提供的各种待遇及娱乐设施。马场虽允许中国人观赛赌马,但中国人入场不能走正门,只能走侧门;看赛马不能坐正台,只能坐偏台。
西商跑马场远离汉口租界,1905年外国侨民又建成一条专供车马通行的道路,以连接马场与租界,并以英商怡和洋行创始人渣甸之名命名。渣甸路建成时为全封闭式,两旁筑有高墙,平日关闭,赛马期间凭票通行。1952年武汉市建设局在西商跑马场旧址上辟建第一苗圃,后又将苗圃改建成解放公园。因解放公园毗邻渣甸路,1958年渣甸路改名解放公园路。
《那个时代的武汉——晚清民国明信片集萃》中刊出的图片,展示了百年前的西商跑马场的外景。跑马道宽敞平整,没有赛马飞驰、激烈竞逐的场景,正处于大赛来临之前的宁静状态。在具有西方风貌的喇叭尖顶红瓦坡面建筑物中,一群洋人正或坐或立,聚在一起畅谈和休闲。
历经百年沧桑,这座建筑有所改观,但难得的是喇叭尖顶的建筑主体依然存留在今永清街武汉话剧院院内。
另一张图片显示,通往跑马场的渣甸路两旁绿荫如盖,与今天的解放公园路景观相似。只是渣甸路一侧立着一块中英文标牌,指出“此路纯系本会会员私路”,告诉我们这条路百年前所附带的殖民主义色彩。
西商跑马场对华人的骄横与傲慢,激起了一些华商的自尊心。1906年刘歆生等华商在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一带集资建成华商跑马场,1926年王植夫等商人又在今唐家墩一带发起修建万国跑马场,与西商跑马场形成鼎足之势,也使汉口成为当年名符其实的国内赛马之都。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华商跑马场和万国跑马场的建筑被拆除。记者万建辉
责编:龚晓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