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之声报道:田间观察——从“催耕催种”到“主动种”
又是一年秋冬播。近日,记者踏上田埂,探访我省秋冬播新气象时发现,农民“主动种”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催耕催种”的年代正渐渐远去。湖北之声记者李丽、通讯员张劲报道:
【出田间开沟播种现场】26号,晨光初照,当阳市草埠湖镇已是机器轰鸣,农民纷纷带着农具开始忙碌,翻耕苗床,开排围沟,一片繁忙。以前,这片地,曾因“闲”出名。为啥?种玉米,“3861”部队搞不动;搞小麦吧,赚不了几个钱,干脆闲着。今年,草埠湖镇楚湖村刘多英破天荒地在自己冬闲田里种上了玉米和小麦。指着正在田里忙碌的玉米收割机,刘多英说,有了机器帮忙,一年轻轻松松可以收入2万多块钱。
【出录音】“还可以,就说人轻省。就这一种下去,就打一道药,不用管了,再就要他们来收。闲工夫就出门打工去了,收割的时候就哈回来了。”【录音止】
机械化唱起主角以后,像刘多英一样,宜城市不少农民也“捡起”冬闲田种上了油菜、小麦,一些种植大户更是找到了其中的商机,成立农机合作社,进行季节性流转。预计今年秋播期间宜城市土地流转规模30多万亩。
“催耕催种的年代正渐渐远去”,在今年全省秋冬播生产工作会议上,省农业厅厅长戴贵洲感叹,现在的田不仅不愁没人种,还种出了很多花样。去年,66岁的谢真能和老伴从贵州迁居到两河镇麦城村,承包了5亩地,将田种了一季春玉米后,又种一季大蒜。9月底,刚刚收完大蒜,谢真能又和老伴一起将田翻耕后,种上了鱼腥草。这样种,一亩田一年在稳定粮食产量同时,至少收入10000多元,村支书任光进说,这种种法在土地比较贫瘠的地方很管用。
【出录音】“传统菜籽和麦子,一亩田只收入千把元,产业结构调整以后,一亩地可以增加到一万多元。我们土地资源比较贫瘠,只有调整产业结构,农民才能增加收入。”【录音止】
秋冬播大幕拉开之际,放眼荆楚田间地头,省农业厅副厅长徐能海说,现在的秋冬播不仅仅是种满种足更是要种好:
【出录音】“我们现在主要是模式上优化,要有高效的模式,再一个依靠科技,用科技来实现增产增收。”【录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