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匠精神打造完美人生
一个不起眼的词出现在2016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石破天惊。
一个似乎历来被视为不入流的词,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席卷全中国,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个词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频率出现各大媒体的报道及评论中、大小会议的贯彻与强调里、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讨论和交流中。
这个词就是:工匠精神。如果你至今还不知道“工匠精神”是个什么东东,那么你就会被你所在的圈子认为“OUT”了。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有人说,工匠精神,那是一个匠人应该有的品质,顶多就是一个企业该秉的理念,与我辈有何干系?
这只是对工匠精神从字面上的一个狭义理解。工匠精神的精髓在于“精神”两个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匠人,人生就是我们的作品,如果我们在完成自己的作品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忍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受得住打击,持之以恒,精益求精,那么那么我们一定可以打造出于自己而言的完美人生。
象工匠一样去热爱自己的工作。工匠们不断雕琢产品,不断改善工艺,是因为他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这种享受是建立在他对所做的事情深刻热爱的基础上的。当你从事一项工作时,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种难割难舍的情结,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有灵气的生命体,要用心跟它进行交流,这样你才会对它倾尽智慧、热情和耐心。如果你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谋生的手段,而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只是被动的应付、机械的操作,甚至是抗拒,那么你的人生就会变成一场漫长的痛苦的煎熬,根本没有快乐而言,你无法对工作执着坚守,更谈不上对追求极致。
象工匠一样耐得住寂寞。“十年磨一剑。”舞台上短暂的绽放,是源于舞台下长久的不为人知的寂寞;某一个时刻的闪光,是因为在无数的黑夜积蓄了力量。成功的人在成功之前大都是寂寞的,只有耐得住寂寞方能最终不寂寞 。在当前这个倡导“短、平、快”、追求速度与效益的社会里,有太多心浮气躁者、急功近利者,他们恨不得只付出一丝一毫就立竿见影有回报,甚至梦想着一蹴而就、一夜暴富、一劳永逸。耐得住寂寞成了这个时代极其难得与珍贵的品质。工匠们在一种机械重复的长期劳作中,如果守不住寂寞,就无法静下心来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很重要的一部份就是教人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沉潜,少一些功利,多一份踏实,专注持久的做一件事。寂寞是成功的根须,成功是寂寞开出的花朵。在这喧嚣浮躁的红尘里,我们只有守住寂寞,静待花开,才有可能等到人生的美丽。
象工匠一样精益求精。工匠虽然日日夜夜重复着相同的劳动,但是并不意味着停止对创新的追求,他们深知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都关乎全局利益,因此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任何一个流程,追求完美地开展工作。在日本人的概念里,精益管理就是“精”“益”两个字,把它从60%提高到99%,和从99%提高到99.99%是一个概念。如果我们对工作只满足于“应付交差”,对理想的追求只满足于浅尝辄止,对生活的规划只满足于小富即安,对所学的专业只满足于浮光掠影,对未知的领域不求甚解,那么,我们在人生的旅程中就注定无法领略极致的绚烂。也许你守住了寂寞,付出了汗水,却仅仅因为缺乏一种精益求精的专注态度,便和成功擦肩而过。灵魂上的绝对安宁,精神上的持续关注,是送我们心无旁骛抵达理想彼岸的轻舟。
工匠精神并不是要我们真的成为一个工匠,不管你喜不喜欢、热不热爱、适不适合,一生只做一件事;工匠精神也不要要人死钻牛角尖,不管有无价值、有无可能,非要把一件事做到100%完美。
一件产品也许永远不可做到绝对无瑕疵,人生也不可能完全没有缺憾。我们所要倡导的工匠精神是一生之中找到一件你真心喜欢并愿意倾尽全力去坚守的事情,无论为了这件事情付出什么你都不会改变初衷,你珍惜与它相伴的每一刻,你相信,为它而努力的每一个当下,都是最幸福的时光。那么,你的人生于别人而言也许平淡无奇,但是于你自己,却是最美丽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