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环保厅新农村建设工作简报(第六期)
省环保厅新农村建设工作简报
第六期
省环保厅驻利川市工作队 2014年9月21日
塘坊村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省环保厅驻利川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农民、农村、农业”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为此中央连续几年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强调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庄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今年继续在全省开展“新农村建设”有关活动。活动期间,省环保厅驻利川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形式,就塘坊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并结合村实际情况,提出了有关对策及建议。
一、基本情况
塘坊村位于利川市南坪乡东面,地处白杨坝、凉雾、南坪三乡(镇)交界处,318国道横穿而过,与宜万铁路紧邻,是全乡距离市城区最近的村。现辖11个村民小组,301户1120人。全村国土面积1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76.8亩,人均耕地1.85亩,林地面积16000亩。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种植烤烟等农作物。目前,村主要以种植果树、蔬菜为主,其他以养猪、养鱼、苗木培植、外出务工、个体运输、个体工商服务业等为辅。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185元,比2012年增加了1685元。村党支部设两个党小组,共有党员21人。村先后荣获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恩施州“十佳”平安村,利川市党建示范长廊示范村及“五务合一”示范村等荣誉称号,现被利川市列为特色民居建设重点村。
二、发展现状
(一)产业发展
根据塘坊村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了塘坊村现有产业发展格局,主要以发展林果业、有机蔬菜为主导产业。近年来,全村共流转土地1400亩,荒山500亩,用于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林果业发展。通过土地流转,种植汶川李子1000亩、红心猕猴桃50亩、葡萄50亩,以公司加农户的模式,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良好产业结构,发展绿色水果;二是种植有机蔬菜。利用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种植纯天然、无污染、品种繁多的有机蔬菜,发展绿色农产品。
(二)生活设施建设
为解决全村人的饮用水问题,利用磨天岭山的地理优势和山中长年流出的山水,在山脚下修建了4000立方米的水池和过滤水厂各一个,将山水引进池中,进行消毒过滤处理;铺设自来水管网2万米,达到户户通自来水,解决了安全饮用水问题。
(三)村庄道路建设
为实施村庄整体规划建设,拓展村庄发展致富空间,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首先将村庄道路建设作为“切入点”,采取争取上级补助和自筹的形式,投资253万元,在全村内硬化水泥路面14.7公里,实现了村通组、组通户的村级水泥路。
(四)村庄环境整治
一是开展村“四旁”(村旁、塘旁、路旁、宅旁) “六清”(清垃圾、清淤泥、清柴草、清边沟、清路障、清粪便)活动,实现村内环境整洁美观。二是增加垃圾储运设施。2014年新建垃圾池20口,添置垃圾桶20只,配备垃圾清运手推车20台。对于每户产生的生活垃圾,由每户自行将垃圾分类送到村垃圾池或垃圾桶内,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日处理。三是畜禽实行圈养。对养殖的畜禽进行圈养,牲畜群路过散落的粪便及时清理。四是进行庭院绿化。免费给村民发放红枫、樱花、紫荆花、桂花、紫薇、梅花进行庭院绿化,庭院内外环境卫生清洁,无三堆(土堆、粪堆、柴堆)存放。五是美化村精品线路。种植行道树2400棵,建绿化带2800多平方米,安装路灯8盏,实现了村庄亮化、美化、洁化的目标。六是建立保洁长效机制。村环境保洁,实行专人清洁保障,负责村里垃圾清运,保证道路及公共场所环境清洁,保持洁净的生活环境。
(五)村庄公益事业
为服务群众,方便群众办事,丰富乡村文化娱乐生活,在建筑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塘坊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集办公室、党员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器材、综合信息服务、图书阅览、村民培训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活动场所,供人们享受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喜悦和成果,有力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
三、存在的问题
在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和村班子及村民代表座谈中发现,在新农村建设中还存在个别问题及认识上的误区。
一是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不够。虽然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与优越性,中央、省级等报纸、广播、电视都进行了大力宣传,但由于受村财力、物力、人力等原因影响,对群众所关注的问题宣传解释力度不够,部分党员群众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位。同时,由于不同类型的村民组、不同的经济实力和所处的地理位置,缺乏相应的建设标准,目标不明确,针对性不够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积极性。
二是新农村建设存在的模糊认识和误区。现实中村存在着 “等、靠、要”的思想。调研发现,村干部虽然对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很清楚,但是说起如何结合实际推进工作,却要等上面布置;多数农民也没有把自己摆进去,表示“上面要干啥就干啥”。个别村干部认为提不提新农村建设,对抓建设促发展没有什么区别,思想上希望立竿见影、早见实效,指望两三年工夫就能建成新农村。
三是村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村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能满足市场化发展的需要,分散、小规模的粗放经营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产业化水平不高,产业发展单一,村经济发展特色不明显,经济效益低下,市场竞争力不强,转变村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十分迫切。农民增收既面临着村资源约束,又面临着就业竞争的巨大压力,提高农民技能、转移剩余农民就业、致富农民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繁重。
四是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村集体收入有限,依靠村级经济状况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十分困难,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很难开展,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五是村维稳工作亟待加强。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凸现,有发生群体性事件的趋势,打牌赌博的现象仍然存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任重道远。
六是基层组织建设有待完善。村“两委”班子成员较少,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村基层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其一,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目前,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其二,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正常的办公费用难以维持,因此村级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好,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其三,村民的法治意识淡薄。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村社会法治文化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四、对策及建议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塘坊村在新农村建设中还需进一步探究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为促进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快速健康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新政策。利用村广播、标语横幅、群众会议等形式,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惠民政策、环保政策、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目标、进行全面宣传,在全村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围绕强农、富民、村美的目标,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加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以乡党委政府为中心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加大对辖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统筹与指导,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期盼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最有发言权,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形式主义。完善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乡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积极配合、村组干部群众主动参与”的领导机制,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分类指导,有计划地推进,使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三)凸现新农村建设新特点。以“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示范村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配套化。一是超前规划。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要求,把小康住宅、道路建设、环境美化、设施配套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依据这一主体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二是高起点建设。对于村新农村建设要坚持20年不落后,30年能改造的要求,对各项配套建设力求高起点、高标准,避免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切实达到以点带面、示范引导的作用,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三是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绿色发展。
(四)拓展农民增收新渠道。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根本是发展农村经济与环境保护,重点是增加农民收入,难点是构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始终把发展与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作为重要任务来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村原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成立中蜂养殖、土鸡养殖等新型专业合作社,建特种养殖场、建农产品加工厂,以产业化为牵引加快推进村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第三产业,推进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有效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着力解决好村贫困人口、五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做好扶贫救助工作,既要立足当前采取见效快的具体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之策,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多途并进,多管齐下,不断开拓村经济发展的新空间,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五)发展农村新经济。建设新农村,围绕壮大村级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光观农业和生态农业。发挥村特有生态优势,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型农业为重点,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发展新路。
(六)健全农民新保障。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新农合、新农保、粮食直补等政策,增加村低保覆盖面。建立健全以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结对帮扶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
(七)培养造就新农民。以全面提高村劳动者素质和促进就业为目标,实施失地农民培训、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建立村劳动力转移信息网络和劳务输出服务机构平台,开辟转移就业“绿色通道”,全面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增加务工收入。
(八)弘扬农村新风尚。突出抓好村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一是以文明村建设为抓手,倡导绿色、低碳、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大力开展以遵纪守法、移风易俗和“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为主要活动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保护教育、人口素质教育、婚育文明教育,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健康发展。二是加强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村公共文化体系,大力发展村生态文化,促进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