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热岛效应加大城乡温差 精细化气象服务解难题

01.08.2014  12:25

        近日,入夏后的第二波高温热浪席卷荆楚大地。7月30日,湖北省大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都超过了37℃,鄂西北至三峡河谷一带出现39℃以上的酷热天气,竹山、丹江口的最高气温甚至突破40℃大关。然而,武汉市国家基本气象站东西湖慈惠农场,30日观测到的最高气温只有36.7℃,这与市民感受到的温度似乎有较大差异,人们开始质疑气象部门有意压低气温预报,可真正造成这种差异的罪魁祸首是城市热岛效应。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绿地面积减少,汽车、空调等热气排量越来越大,城市热岛效应给气候带来的影响越发明显。以武汉7月20-23日第一轮高温过程为例,通过对比城区自动站获得的数据与东西湖慈惠农场气象观测站获得的观测资料,中心城区最高气温大部偏高1~2℃,其中,过程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22日的湖北大学站(41.1℃),较东西湖慈惠农场气象观测站偏高4℃。武汉中心城区热岛效应显著。
        热岛效应加大了城乡温差,也带来了气象部门关于观测和发布观测数据的难题,生活在中心城区的居民时常感觉“实际气温”高于气象部门发布的数据。其实,带给公众这样错觉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由于观测场远离城区。目前武汉市唯一的国家基本气象站位于东西湖慈惠农场(武汉市观象台),当地植被覆盖率高、通风效果好、冷热交替快,和高楼林夕、热岛效应明显的中心城区形成了鲜明对比;二是由于温度测量方法不被市民了解。温度表必须放置于百叶箱里并采用国际统一标准测量,这样得到数据才可与世界其他国家交换比对,而市民经常头顶烈日自然感觉气温高多了;三是由于体感温度和空气温度是不同的概念。天气预报预报的是空气温度,仅代表空气的冷暖,而人体实际所感知的温度称为“体感温度”,受气温、风、湿度、日照、甚至衣服颜色等多种因素影响,如果湿度大、风力小,体感温度就会高于空气温度。
      据悉,为解决热岛效应带来的城乡气温差异问题,目前湖北省气象局正加大力度开展大中城市中心城区气温预报,旨在用精细化气象服务解决该难题。包括武汉、恩施、十堰、宜昌、襄阳、荆门、荆州、随州、孝感、咸宁、黄冈、黄石、鄂州等13个地级市中心城区都将选取具有较高公众认知度的区域站作为本市中心城区的代表站,届时公众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短信、湖北气象部门门户网站、湖北气象官方微博等媒体获知未来72小时内预报,得到与自己感受最为接近的气温信息。(作者:湖北省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 唐悦、郑蓉  责任编辑:汪应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