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身边好人】夕阳映珞珈
通讯员:彭若男、徐应荣、张丽平
“西藏是我一辈子的牵挂,援藏是我一辈子的事业。”36年来,体育部78岁退休教师杨昌林接待、帮助过的藏族学生已有万余人,他的家被藏族学生誉为“武汉之家”,他被藏族学生亲切地称为“武汉阿爸”。
在珞珈山下,像杨昌林一样的老人还有很多,他们虽然已经离开工作岗位,但仍然发挥余热,心系后学,无私奉献,用平凡铸就大爱,用行动传递正能量。
点赞身边好人,讲述珞珈故事。提供线索请@武汉大学官方微博,或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电话68752901。
捐资助学
即使走下讲坛,学子依然是心中最深的牵挂。许多老教师心系后学,无私奉献,尽己所能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
80岁的侯发亮是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退休教授,曾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1年,他创建长江巨成加固公司。2002年起,他每年捐款2万元,在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设立“长江加固奖学金”,用于奖励家境困难成绩优异的学生。
每逢新年之际,侯发亮都会专程来到学院参加奖学金颁奖典礼,讲述他创办公司的风雨历程,鼓励学子掌握真才实学,为我国的土建事业做出贡献。
即使在公司运营出现困难时,他也从未停止资助。侯发亮感叹:“我在武大读书、教书,知识和技术都是武大给我的。我非常热爱教育事业,希望学子都能成才。”
2014年8月,《长江日报》关于武大教授祝岚捐资助学的报道引起社会热烈反响。1992年,祝岚通过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汇去300元钱,资助一名小学生读书。此后20余年,她一直坚持捐资助学。许多学生并不知道资助人是谁,但祝岚从不在意,“只要孩子能得到帮助就好。有生之年,我会一直做这样力所能及的事。”
经过多方打听与核实,祝岚的真实身份就是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的退休教授朱虹。她表示:“我只是在做一些小事,不值得一提,不希望也不愿意出名。”
建言献策
退休并不代表工作生涯的结束,而是以另一种方式为社会做贡献的开始。珞珈山上,许多老教师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继续发挥余热,建言献策。
伍新木是经济与管理学院退休教授。2009年退休后,他依然关心时事,积极服务社会。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伍新木被湖北省聘为党代会的宣讲团成员,每年到县市宣讲十多次,为地方经济建设把脉。
2014年,他与社会学系退休教授周运清一起,负责“完善‘武汉一键通’,建设有效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平台”的课题调研,撰写的调查报告被武汉市政策咨询委员会主办的《专家建言》登载,引起市长唐良智的高度重视,并作了重要批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的热情源于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郑华离休后,一直心系国家大事,曾多次向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有关部门建言。
1999年,郑华致信时任国家总理的朱镕基,提出有关杜绝豆腐渣工程的建议。当年3月,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专门打电话告知郑华,他的建议在制定有关条例时会予以参考。
2014年3月,已是耄耋之年的郑华无意中发现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3位初二学生写的《武汉地铁情况调查》一文,图文并茂,建议中肯。于是他将该报告代呈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并附了一封信,阮成发见信后立即批复,对3位中学生与郑华表示感谢。
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是许多老教师心中大事,他们通过参加教职工代表大会、党员代表大会、校领导与老同志座谈会等会议或书面报告形式,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发展、美丽校园建设、和谐校园构建和管理体制改革等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笔耕不辍
许多老教师在退休后,依然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默默耕耘,笔耕不辍,让退休生活成为硕果累累的“黄金时代”。
萧致治教授1992年从历史学院退休之后,依然醉心于学术研究,累计出版著作24种,共900余万字,发表学术文章250余篇,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70多次。
1996年12月,香港即将回归,萧致治历时4年完成的《鸦片战争史》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赢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香港大公报等媒体以及学术界的广泛赞誉。1997年6月,中央办公厅受中央领导委托,专门向福建省委索要此书。1997年,《鸦片战争史》获得第六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作品奖、第三届国家图书提名奖和华东地区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一等奖。
86岁高龄的哲学学院退休教授杨祖陶,翻译出版了黑格尔早期著作《耶拿逻辑》,填补了中国哲学界对黑格尔逻辑学研究与翻译的空白;历史学院百岁老人刘绪贻教授精神矍铄、手不释卷,每天坚持用电脑工作10小时,常有文章见诸报端;吴世才、刘基余、毋河海、梅荣正、潘正风、章应霖、黄仁涛、李培元、丁宇明等9位老教授获得湖北省第二届“老有所为科技贡献奖”……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珞珈山上,许多老教师退而不休,老骥伏枥,继续追求年轻时的梦想。他们无私奉献、淡泊名利、自强不息的精神恰如瑰丽的夕阳,映照得珞珈山更加美丽动人。
(编辑:李琳)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