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河水库鸡公尖至变电站防汛抗旱专用线路改造完工

22.11.2016  21:34

(潘艳群)11月4日17:00,漳河水库鸡公尖至防汛变电站35KV防汛线路随着运行人员两次向改造后的线路充电成功,线路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也标准着线路改造改造顺利完工。该工程于7月中旬开始勘测设计,9月9日动工建设,10月13日完成所有塔基基础浇筑,11月4日,线路通电试运行,漳河水库鸡公尖至防汛变电站35KV防汛线路改造工程经过四个月紧张施工,圆满完成改造任务。 

漳河35KV防汛线路建于70年代,运行数十年来,存在线路标准低,设施老化,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差等问题,遇到风雨和雷电天气易故障多发频发。2009年漳河工程管理局对李家洲变电站至鸡公尖变电站10千米35千伏线路进行了改造,并新建了漳河防汛抗旱变电站,但鸡公尖变电站至公用变漳河变电站35千伏13公里线路尚未改造。尚未改造的线路线径为50#,杆塔为12米水泥杆塔,大部分杆壁开裂严重,因线路负荷较大,一遇雷雨天气就跳闸停电。该段已成为影响漳河水库防汛抗旱、库区群众生产生活用电的最大瓶颈。 

省委、省政府及省水利厅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漳河防汛保安工作。2016年7月13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梁伟年检查指导荆门防汛工作室,就漳河水库防汛专用线路无法满足漳河防汛电力保障要求这一重大隐患,在会上明确指示:“漳河水库35千伏防汛线路改造这个工作非常重要,必须要立即办,抓紧办,尽快落实,”并委托一同参会的水利厅副厅长唐俊同志向王忠法厅长转达他的意见,尽快协调解决漳河防汛线路改造相关问题。漳河水库防汛线路改造工作也得到了省水利厅、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省湖泊局等上级领导部门的密切关注和大力支持。2016年5月,省漳河管理局委托“荆门市盛和电力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对漳河水库鸡公尖至漳河变电站35千伏防汛线路工程进行了初步设计。6月20日,省漳河管理局向省水利厅发出了《省漳河局关于对漳河水库35KV防汛抗旱专用线路改造初步设计方案进行评审的请示》(漳﹝2016﹞49号),8月22日,向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了《关于改造漳河水库鸡公尖至漳河变电站35KV防汛线路的请示》(漳管省﹝2016﹞67号)。省水利厅、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收到请示后,都立即给予了同意按相关程序组织实施的批复。按照梁伟年部长的指示精神,省漳河局积极争取省水利厅支持,迅速组织专班,开展线路改造相关工作。7月底,完成了通道实地勘测和定位,线路施工设计方案。8月2日,在省水利厅主持下召开了线路改造方案评审会,获得与会专家的一致通过。会后,设计单位根据审查意见对初步设计报告进行了修改完善,专家对修改后的报告进行了复核。经研究同意了《漳河水库鸡公尖至漳河变电站35KV防汛线路改造实施方案》。 

9月9日防汛线路改造工程正式动工建设,该改造工程项目由四川岳池送变电工程公司承建,湖北瑞洪工程管理公司监理,省漳河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协助省漳河工程管理局进行督办。工程共分为二段:第一段为原路径改造,拆除原线路水泥杆14基,35#铁塔利旧,组立9基自立铁塔,包括一基耐张铁塔,8基直线塔铁塔,改造线路长2.2千米;第二段位新架设单回线路,组立了30基自立铁塔,9基耐张铁塔,21基直线塔铁塔。线路共长7.4千米。经56天紧张施工,改造工程圆满完成。 

为避免工程施工对邻近通信、信号线路、环境等造成影响,均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为防止大面积损坏自然环境、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原有的稳定平衡状态,除了合理选择塔位,基础基本采用开挖量小,占地面积少的基础形式;设计中28号塔基在漳河水库副坝坝体附近,施工时,由于担心影响坝体安全,管理局负责工程领导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员到现场进行现场专题会,协商修改施工方案,消除了坝体安全隐患。为防止水泥等影响农作物生长,堆放水泥处的下面均垫塑料膜;对无线电干扰、可听噪音,均控制在国家标准允许的范围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