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粮食总产创历史新高:牢牢端稳自己的“饭碗”

14.12.2015  09:04

  湖北日报讯 记者胡琼瑶 通讯员舒振斌 周开平

  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湖北粮食总产540.66亿斤,比2014年增产23.8亿斤,增量位居全国第四。

  我省提出的粮食总产超历史最高水平的目标,提前三年实现。

  这是有史以来的新纪录,这是连续12年不间断的增产,这是粮安天下的荆楚作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湖北,没有牺牲粮食和生态,谱写了重农稳粮的新篇章。

   落实“重中之重”突围“双重挤压

  有一个数字,扎根在湖北农业工作者心中,那就是 1997年创造的526.8亿斤粮食生产纪录。18年后的今天,这个数字终于被刷新。

  保粮食安全,在湖北,这不只是一个口号。

  省委、省政府将“重中之重”理念贯穿始终,每年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秋季农业生产现场会等“农字头”会议,重点安排部署粮食生产。将粮食生产任务分解到县,纳入“三农”发展综合考评。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水稻集中育秧、高产创建、“籼改粳”等增粮工程。

  “重中之重”还体现在决策者的身体力行中。在关键时间、关键环节,省委、省政府领导深入一线指导,重大灾害发生时果敢决策、动员部署,及时推出“高价买粮”的硬举措,努力“龙口”夺粮、“虫口”夺粮。

  种一年地不如打一月工。当前,价格天花板不断下压,农业成本地板刚性上升,粮食比较效益低下。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激励,保障了粮食的稳定发展。

  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植保补助等多项补贴接踵而来,69亿元中央惠农资金提前预拨;

  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及时公布,各级粮站“敞开肚皮”收购,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农业部门启动“一喷三防”小麦病虫害补助政策,覆盖全省所有县市;

  真金白银洒向农田,政策效应充分释放。2015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达到6699.1万亩,比上年增加143.5万亩,带动粮食增产11.3亿斤。伴随着规模化种粮的兴起,农民也鼓起了“钱袋子”。监利县黄歇口镇新闸村农民毕利霞今年流转3000亩粮田,利润达百万元。

   藏粮于技,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今年夏粮收购时节,雨水不断,占全年粮食总产五分之一的夏粮遭遇病虫害多发而减产。开局不利,但后势发力,秋粮生产峰回路转,全省秋粮总产达到439.8亿斤,比上年增产24.0亿斤,增长5.8%,粮食总产增量全部来自于秋粮。

  天帮忙,还需人努力。没有稳定的生产能力,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粮食安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成为粮食安全新路径。

  种业创新,是粮食增产最直接的抓手。一批高产、稳产、优质、抗逆、适应机械化生产的新品种被“”向田野。2015年,全省早稻优良品种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60万亩,中稻优良品种种植面积比上年扩大120万亩。

  科学防灾减灾,种粮不再“凭运气”。及时监测,发布预警,科学制定防灾减灾预案,适时开展统防统治,防在灾害前面,抗在关键节点,减轻因灾可能造成的损失。

  数据显示,今年全省粮食平均亩产达到403.5公斤,比上年提高9.3公斤,提高2.4%。单产水平提高带动全年粮食增产12.5亿斤,对全年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52.5%。

  科技持续发力,种田走出“靠天吃饭”。

  种植结构的调整,为粮食增产提供了改革性供给。开发利用冬闲田,扩大小麦、马铃薯种植;引导鄂中、鄂北干旱缺水地区粮食“水改旱”;主动应对棉花政策与市场调整,连续两年调减低效棉田200万亩;强力推进双季稻,实施水稻集中育秧,今年全省早稻集中育秧栽插大田面积突破300万亩。

   告别“大水大肥”,打造绿色大粮仓

  十二连增之后,能否持续?

  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生态环境亮起了红灯,更让粮食增产空间受到限制,拼资源、拼投入、拼环境的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土地缺什么,就补什么。”宜城市雷河镇辛常村农民童启国改掉了多年“填鸭式”施肥的习惯。连续十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广泛推广,科学施肥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今年,省农业厅立下军令状: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未来五年在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农田灌溉用水平均每亩比现在少用一方水,让耕地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不消耗土地,不牺牲现有资源,从高产创建到生态模式攻关,“绿色增产”行动在湖北从未停止。以主产区、产粮大县和粮食生产功能区为重点,探索小麦、水稻和玉米的高产高效、绿色可持续技术模式,良种良法配套,带动全省大面积平衡增产。2015年,全省粮食作物省部级高产示范面积达到500.6万亩。

  行走在荆楚沃野,手机种田、鼠标种田不再是稀奇事,遥感技术、物联网技术逐步渗透,苗情监测、墒情监测、病虫害监测,大数据分析一手掌握,平衡施肥、精准施药、定量灌溉,种田更加智能化、精准化。

  告别“大药大水大肥”,生产方式转向绿色、低耗,湖北粮食生产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