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报道:新砂梨,到底好在哪儿

15.04.2015  10:36

  湖北日报讯 记者 刘自贤 通讯员 徐爱春
  
  国家果树种质武昌砂梨圃,世界最大的砂梨种质基因库,梨树郁郁葱葱。在这里,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培育出11个砂梨品种,其中“十一五”以来培育出的4个砂梨新品种,在全省推广种植8万多亩,新增产值14.27亿元,新增利润6.19亿元,节省成本0.38亿元。
  上个月,该所砂梨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应用项目,荣获2014年度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玉绿”填补加工品种空白
  
  主持完成这一品种选育的果茶所所长秦仲麒介绍:“玉绿的一个特征是早熟,8月上旬就成熟;另一个特征则是适合加工。它改变了长期以来我省缺乏砂梨加工品种的困局,成为首个鲜食、加工兼用型品种,填补了空白。
  他介绍,湖北仙仙果品有限公司靠该品种加工,出口创汇81万美元。加工品种的成功选育,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参与玉绿品种选育的研究员李先明解释,玉绿是通过远缘杂交而成,母本是山东莱阳“慈梨”,父本是日本品种“太白”。经过两代人的培育,如今的玉绿个头大,风味好,外观漂亮,呈翠绿色,腊质厚。
  据了解,该品种在应城、钟祥、当阳、老河口等地推广共计1.6万亩。
  
  21年育“金晶
  
  8日,主持选育出金晶、金蜜两个优良品种的砂梨研究团队负责人胡红菊介绍,金晶由日本丰水品种在我省改良而成。“21年才培育出这么一个品种,很艰辛哟!”她感慨道。
  日本丰水品质好,缺点就是不抗黑斑病。“梨树要是感染了黑斑病就会出现落叶现象,影响来年的收成。
  只有解决其“品质好但种植不好”的问题才有出路。1990年,大学毕业才3年的胡红菊便确定了这一选育目标。1997年,她从300多株梨树中发现了一棵合格梨树,命名为“98-3”,实行高接扩繁,批量观察。三年后,这批树苗作为一个品种推广,得到梨农一致好评:抗病强,果实大,汁液多,风味好。
  经过中试、区试,2011年审定为新品种“金晶”。如今,该品种在我省栽种面积达到3万亩,还推广到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市场价格高出普通梨子一倍以上。胡红菊以此获得植物梨新品种保护知识产权一项。
  
  新品种源源不断
  
  砂梨学科是省农科院果茶所的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秦仲麒说,在老一辈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团队成员共同努力,共培育出7个砂梨品种。
  该所正在构建完整的遗传育种技术体系,启动了分子辅助育种研究。首创的梨“双臂顺行式”新型棚架栽培模式,引领果树栽培模式的重大创新和变革,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已推广到16个省市。另外获得国家专利13项,制订标准11项,发表论文66篇。
  据了解,该所科技人员已经筛选出与砂梨抗黑斑病相关的基因28个、与此病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2个,通过人工杂交、辐射、生物技术工程等方法,创制出有特色、有特点的抗病种质材料30份。以这些新材料为基础,砂梨新品种还将源源不断选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