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建设生态省引领绿色发展
阮洪铸 摄
京山县刘畈水库。
武汉东湖。
湖北省首个省级环保模范城市随州市。阮洪铸 摄
◆中国环境报讯 通讯员余桃晶
5月,绿意盎然,麦浪翻滚,杜鹃飘香。
行走在荆楚大地间,满目青山绿水,处处感受到湖北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节奏愈加有力,感受到自上而下实现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给湖北省带来的显著变化,湖北生态省建设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回顾近年来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从“两型社会”建设、生态立省到“绿色决定生死”,生态湖北如一根绿线贯穿始终;从“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再到“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强省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全省持以继之的目标追求。
建设生态省,让“绿色”主导发展方向
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长江、汉江两大流域的丰富水源润泽楚天,水网纵横,湖泊密布,江汉平原如一颗明珠镶嵌其中,哺育代代荆楚儿女。
尽管水资源总量居全国前列,但时空分布不平衡,容易发生旱涝、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加上湖北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资源环境瓶颈仍然突出。当前,主要污染物持续减排难度较大,环境空气质量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善,部分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还需强化,农村环保工作基础薄弱……等环境问题逐渐凸显。
长期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抓手,从“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战略高度全面谋划,作出了构建“生态湖北”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部署、共同推进。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近年来,湖北省涌动生态文明建设热潮,绿色发展在改革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这背后是决策者对发展大势的冷静分析和准确把握。
抢抓机遇,趁势崛起,湖北省中气十足,同时也更加理性:决不要带污染的GDP,决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求得一时的经济增长,要实现发展与美丽共赢。
秉承绿色发展理念,早在2012年,湖北省十次党代会就明确提出“生态立省”战略。
2015年,湖北省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把全省“三维纲要”(市场决定取舍、绿色决定生死、民生决定目的)中的“绿色决定生死”提到了首要位置,成为 “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这个看似简单的顺序变化,实则彰显了全省上下践行“绿色发展”的决心和行动,更昭示了湖北省开启建设美丽中国示范省的全新篇章。
一步一步,绿色发展、生态省建设作为湖北省重要发展战略的认识被不断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始终贯穿于湖北发展战略体系之中,成为最根本、最核心、最现实的要求。
去年初,湖北省委、省政府将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职能纳入省环委会之中,生态省建设全面启动。年末,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了《湖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14~203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清晰地勾勒出湖北国土空间开发路线图,明确了湖北生态省建设的目标,描绘了湖北未来的生态蓝图。“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绿色支点”。
《纲要》提出:从2014年至2030年,力争用17年左右的时间,使湖北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化水平显著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显著增强,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并
逐步改善,保障人民群众在“天蓝、地绿、水清”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基本建成空间布局合理、经济生态高效、城乡环境宜居、资源节约利用、绿色生活普及、生态制度健全的“美丽中国示范区”。
湖北省环保厅厅长吕文艳介绍,《纲要》的最大特点是把握湖北省情,结合国家要求和湖北省实际,确定了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将具体指标分为空间格局优化、经济生态高效、城乡环境宜居、资源节约利用、绿色生活普及、生态制度健全六大类共35项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7项,预期性指标18项。
目前,湖北省正积极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构建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提升“千湖之省”水活力、加强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推行绿色生活和弘扬生态文化、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强化环境治理与风险防范等八大行动,切实推进《纲要》的贯彻落实。
创新体制机制,“绿色”改革先行先试
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可靠保障。
湖北省省长王国生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往前推进,最大的瓶颈和症结就在于制度制约,最好的突破口也在于完善制度、改革体制。
从一开始,生态省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就被列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意见进行了专门部署和安排。由湖北省环保厅负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具体的牵头工作,2014年,40项改革任务全部完成,其中生态红线的划定等工作受到了国家领导改革小
组的高度肯定。
主体功能区、生态红线这些词汇近年来不断进入公众视野。生态红线是保证生态安全的底线,可从根本上化解经济发展中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早在2013年3月,湖北省被环保部列为生态红线划定试点省份后,经过大量前期工作和修订完善,在国家生态红线建议方案基础上,湖北省对生态保护红线范围进行了扩展。
2014年10月,《湖北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征求意见稿)正式完成,明确了8种生态红线区域类型。为让生态红线“落地”,省环保厅又与有关部门合作,购买高清卫星图件,根据国家关于生态红线划定方案及本省省情,又对全省生态红线进行核对,确保红线落地。
根据规划方案,湖北省生态保护红线包括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禁止开发区。
“红线区”内,将禁止开展与生态保护无关的一切建设活动,禁止工业生产、资源开发、城镇化建设等,并将依法关闭红线区内所有污染物排放。
“生态省的创建,需要依靠生态红线来支撑,通过划定生态红线,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脆弱区和禁止开发区将得到有效保护,为生态省建设后续工作打下基础”。湖北省环保厅副厅长刘天忠介绍说。
2015年2月,湖北省发布《湖北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办法(试行)》,以确保生态省规划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具体地对各地政府和省级各部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开展考核和评价。
据悉,考核涉及组织领导、保障机制、日常工作、综合水平、重点任务和附加考核六大部分,其中权重最重的就是综合水平,即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和反映生态文明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包括森林覆盖率、碳排放强度下降率、万元GDP能耗下降率、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PM10和PM2.5浓度下降率、秸秆综合利用率等24项,均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
该办法对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进行目标责任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相关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安排各类生态文明补助资金的重要依据。
而附加考核中规定,如果因监管不力、失职渎职造成重特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因环境问题引起的重大群体性或群访事件,或者辖区内发生环境污染责任事故、较大环境违法事件和生态破坏事件,最高可扣10分。
与此同时,湖北省委组织部取消了对神农架林区的GDP考核,降低了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贫困县GDP考核指标权重,将减排指标纳入县域综合经济考核。GDP考核不再一刀切,这意味着,发展生态在湖北省将有更大的伸展空间。
民生为本,环保改善百姓生活环境
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条底线,也是关系公众切身利益的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
武汉市,这个近年来屡屡在全国空气质量排名中摆尾的城市,雾霾频发让武汉市的天空都变得灰蒙蒙,查看当天的空气质量指数,成为大多数武汉市民早上的第一件事。
在这样一个人口过千万,工地过万,机动车数量近两百万的特大城市,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困难可谓千头万绪。
去年年底,武汉市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喜的答卷: 1月至11月30日,武汉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71天,与2013年同期相比,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多12天,其中,城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均值较2013年同期相比,都呈下降趋势。
尽管是小小的进步,武汉市在经济总量运行、减排压力和污染排放基数居全省首位的情况下,通过真抓实干,实现了空气质量四大指标齐降,优良天数实现两位数增长。
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去年以来,武汉市环保局联合多部门,建立有效体制机制,依法对武汉市四大空气污染物进行分门别类的治理,扬尘、工业、机动车和燃煤四大主要排放源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使本地污染物有所下降,并降低了外源污染的影响程度。
湖北省环保厅污防处处长兰国桢介绍,治理大气污染是个综合性工程,武汉市环保等多个部门1年来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严控主要大气污染物新增量,大力开展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深入推进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积极开展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加强餐饮油烟、露天烧烤、焚烧整治和禁鞭管理。
这是湖北省向污染宣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湖北省环保部门坚持把把群众环境满意作为环保工作的持恒标准。
湖北以“向环境污染宣战,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为主题,实施环境保护“三大行动”(饮用水水源保护行动、空气质量改善行动、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行动)。
湖北环保系统组织在全省范围开展水污染防治监督执法,持法亮剑,重拳出击,向水污染宣战。执法行动实行环境执法“零容忍”,坚持做到环境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纠正一起。对检查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严格按照新水法的规定,铁腕执法,铁面问责,从快、从重、从严进行处理。
大气污染防治,秸秆禁烧更是一场攻坚战。近年来,每逢午收秋收,“秸秆露天焚烧污染空气怎么办”便成为丰收的烦恼。
如何疏解秸秆之困?今年2月,湖北省人大代表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和综合利用的决定》,自2015年5月1日起,湖北省将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省人大出台专门的“秸秆禁烧令”,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去年立法“治水”,今年重拳“治霾”——湖北省首次发布秸秆“禁烧令”是自2014年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湖北水污染防治条例》以来,湖北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形式又一次向环境污染宣战,更是显示了全省上下改善环境质量的强大决心。
去年全省一共停产关闭的污染企业895家,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016件,限期治理污染企业1526家,挂牌督办典型环境违法案件70件,处罚的金额达6000多万元。
同时,湖北省环保、公安部门环境执法联动协作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环保联合公检法部门共同打击环境违法犯罪的环境执法工作新机制,立案查处环境刑事案件9起,抓捕涉嫌犯罪人员34人,有效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
一连串数字背后,是湖北省惩治环境违法行为的力度和成效,彰显了维护百姓生活环境效益和保障全省环境安全的力量和决心。
生态创建,绿色与美丽同行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初夏季节,驱车行进国家园林县城京山,眼前是宽敞笔直、绿树掩映的崭新道路,依山傍水、移步换景的广场游园,“人在城中,城在绿中”的城市环境……
去年,京山县成为湖北省首个省级生态县,上个月,该县又获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县。从湖北首个省级生态县到首个国家级生态县,这是5年来,京山县生态创建结下了硕果。
在京山县城南惠亭山下,一位居民告诉记者:“3年前来这里还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自从铁合金厂搬走后,天变蓝了,空气也变清新了,日子越过越舒坦。”
念好山水经,打好生态牌。京山县牢牢抓住城市经济发展转型这根弦,加快推进节约型、生态型的低碳城市建设。不求“金山银山”,但要绿水青山。
在城南,保护开发惠亭山森林资源,严格控制该山的非园林建设项目,搬迁了惠亭山水泥厂、铁合金厂等5家污染企业;在城东,引资8亿元建成了节能减排干式窑转水泥厂,兴建了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在高速公路连接线安装了7.5公里风光互补路灯;在城北,投入3600万元建起了占地150亩的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这些低碳项目的落成,收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两面青山一河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景展示在市民面前。
“道路干净了,街面整洁了,经营规范了,停车有序了,我们的生意也更好了。”对于身边环境的变化,城中路经营业主朱先生感触颇深。
京山县建立“县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政协监督、生态办牵头、乡镇部门负责、社会参与、齐抓共管、全民共建”的生态县创建体制,把创建国家生态县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
2010年以来,该县累计在448个项目上完成投入66.85亿元,共申报创建生态镇(区)15个,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8个、市级1个;申报创建生态村329个,其中国家级21个、省级147个、市级161个;申报创建绿色单位218个,绿色家庭12000户。
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品位管理,京山县初步形成关联紧密、资源共享、物质循环的生态功能体系,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生产环境和幸福指数持续提升,公众对环境满意度达到97.5%。
在湖北省首个“省级环保模范城市” 随州市,随州人用创模的经历诠释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
作为全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如何在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同步抓好环境保护,走出一条“后发先治”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之路,是随州市政府思考的首要问题。
随州市借“创模”之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加快新能源、生态农业、旅游服务业等产业发展,积极推进清洁能源、绿色设计与制造等环境友好型技术与产业发展,对传统产业开展绿色化改造升级试点,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资源、能源和废弃物的合理有效利用。
通过创模,随州市社会公众环保意识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如今,全民参与环保的氛围越来越浓,骑自行车、坐公交、步行上班出行等低碳环保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今年,开年伊始湖北省就召开全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全会,动员和部署生态省建设工作,强势展开生态省建设大幕。
当前,湖北省正全面推进生态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创”,各地各类生态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到目前,全省国家级的生态乡镇达到了181个,生态村达到了919个,全省有31个城市正在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30多个市县推进创建省级生态县。
生态环境改善,正成为荆楚百姓直观、真切的感受。建设美丽湖北,正成为荆楚百姓最持恒和坚实的行动。
荆楚大地上,一幅“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蓝图逐步成为可触摸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