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全会精神 聚力湖北发展 湖北:三张“创新牌” 做大循环经济蛋糕

07.12.2015  12:32
mediaplayer

  通过科技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是湖北传统产业提升智能制造能力的一张“王牌”。在华工激光再修复生产车间,工业机器人正在对一款腐蚀严重的矿山机械齿轮进行激光再修复。

  我国每年因为磨损腐蚀停产报废的工业机械价值达数千亿元。激光束修复,不仅能使损坏的零件外貌恢复如初,性能甚至还能超过原来的水平。这样的“起死回生”之术,可以节能60%,节材70%,节约成本50%。这也是我国未来“再制造产业化”循环经济的重点工程之一。

  变废为宝需要技术,也需要交易平台。武汉有全国唯一的城市矿产交易,将原本私下交易的传统买卖模式转换成网上挂牌公开竞拍的形式,按照市场的运作方式,实现废弃资源再生利用。

  从“废铜烂铁”里淘金,让武汉成为全国城市矿产资源“洼地”。目前,平均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城市矿产资源交易额达到300万左右。未来五年,年交易额将达五十亿。

  十三五期间,武汉城市矿产交易所还将从单纯交易平台发展成产权交易市场,推动城市矿产与资本、资本与产业的对接,促进各类城市矿产资源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流动,打造可供全国借鉴的循环经济“武汉模式”。

  企业发展中,如何规避污染风险?湖北在全国率先试点,引入第三方,将全省1000余家涉重金属、石油化工污染高风险企业纳入环境强制责任保险试点。投保企业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件,保险公司将根据企业污染等级,对造成污染的地区进行保险赔偿,同时对污染企业的排污行为进行监督。

  通过科技、平台和机制创新,湖北循环经济绿色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湖北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集聚了凯迪、中冶南方、都市环保等一批龙头企业,

  在电力环保、水处理、节水技术等领域优势突出;宜昌建成了国内最专业的废钢加工处理设备生产企业;黄冈已成为“窑炉之乡”,华窑集团、中洲窑炉、等行业领军企业抱团推进“绿色工业窑炉”国家标准制定,把垃圾处理的二次污染降低为零。2015年,湖北循环经济已达2000亿的规模,位居中部第一。

   

  通过科技、平台和机制创新,湖北循环经济绿色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湖北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集聚了凯迪、中冶南方、都市环保等一批龙头企业,在电力环保、水处理、节水技术等领域优势突出;宜昌建成了国内最专业的废钢加工处理设备生产企业;黄冈已成为“窑炉之乡”,华窑集团、中洲窑炉等行业领军企业抱团推进“绿色工业窑炉”国家标准制定,把垃圾处理的二次污染降低为零。

  2015年,湖北循环经济已达2000亿的规模,位居中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