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前三季度技术合同成交额超1550亿元 增长33.78%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俊 通讯员 丘剑山
10月19日,省科技厅发布首批湖北科创“新物种”企业榜单。级别最高的“驼鹿”企业中,武汉华星光电是湖北首家产值超百亿的半导体显示面板企业,占全球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市场20%的份额;武汉京东方的10.5代线项目为最高世代线面板生产线项目。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抓创新、促创业的力度和氛围前所未有,成效开始显现。今年前三季度,全省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4.9%;技术合同成交额1552.59亿元,增长33.78%;12327家企业入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较2020年全年增长65.71%,申报高新技术企业7606家,是2020年全年申报总量的1.36倍。
湖北《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强省建设的意见》“1+4”系列文件出台后,武汉、襄阳、宜昌等地陆续出台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全域发力,协同创新,荆楚大地创新潮涌。
同向聚力,打通“纸变钱”成果转化通道
现有72位院士、29万名科研人员,129所高校、176万在校大学生;国家重点实验室30家、国家高新区12个,居全国第4位;区域科技创新综合水平位居全国第8位。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2018—2021年,武汉创新指数从全球43位持续跃升到第25位……科技大省湖北,科研实力雄厚。
推动由“大省”向“强省”跨越,必须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省委主要领导强调,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抓住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这个重要突破口,加大科研人员激励力度,提高“钱变纸”科研产出质量,打通“纸变钱”成果转化通道,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继年初七大湖北实验室挂牌正式运行后,10月22日,湖北首批7家综合性技术创新平台成立,涵盖人工智能、光电显示、新药创制、先进纤维材料、智慧交通、工业互联和航空装备等湖北重点产业和优势领域。
这七个平台,五个在武汉,一个在襄阳,一个在宜昌。省科技厅负责人介绍,我省新型研发机构已进入快速蓬勃发展的阶段,发展形成综合型技术创新平台、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创新联合体、专业型研究所(公司)和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等5种类型,总数达392家的湖北新型研发机构体系,地域上基本实现全省市州全覆盖,在推进区域创新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光谷,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瞄准全球四大创新中心不断发力,“光芯屏端网”和大健康两大万亿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其中,中国信科集团是全球唯一有能力对光通信三大战略技术进行综合研究和开发的企业,为全球100多家运营商提供服务,光网络产品覆盖全球30多亿人。
依托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武鄂黄黄咸成为创新转化轴、产业协作轴、设施联通轴,不断涌现惊喜。
襄阳、宜昌加快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隆中实验室、三峡实验室正在高标准谋划推进中。两个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驱动“两翼”一体化创新发展。
同频耦合,科创集群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湖北产业基础扎实。41个工业大类齐全,17个千亿产业蓬勃发展,“光芯屏端网”、汽车制造、大健康等产业迈向万亿级。
10月19日,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暨科创企业创新发展峰会上,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首次齐聚武汉,共商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湖北科创“新物种”企业。
“亿咖通落户武汉经开区4年时间,上演跨越式发展,产值增长14倍多。”“新物种”企业亿咖通聚焦车载芯片等技术产品,其武汉运营中心总经理陆非介绍,该公司研发的第一、二代汽车芯片已大批量生产,搭载这些芯片的智能驾驶座舱产品,使用于吉利、奇瑞、长安等多个品牌的汽车上。明年将使用于领克、路特斯、沃尔沃等品牌的高端车型上。
今年,省科技厅共遴选“新物种”企业543家。这些企业涉及“光芯屏端网”、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能源等多个重大前沿领域,将逐步形成有梯队支撑的科技创新企业集群,为湖北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创新型产业集群被视为提升国家、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不少地方都在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布局,期望抢占发展先机。最新数据显示,湖北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达10家,总数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
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创新型产业集群、十堰商用车及部件创新型产业集群、襄阳新能源汽车创新型产业集群、荆门城市矿产资源循环利用创新型产业集群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遍布荆楚,共集聚相关企业3950家。据悉,省科技厅已将武汉、襄阳、宜昌等地5家产业集群作为“后备军”,“冲刺”申报新一批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同向前行,中小企业创新跑出加速度
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但相比大企业,中小企业存在经济规模小、创新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低等劣势。
9月8日,由省科技厅主办的“滴灌行动”投融资对接会上,3家银行、32家科技创新企业、8家金融机构云集武汉科技大厦,寻找合适的投融资机会。
为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等瓶颈问题,省科技厅组织开展科技金融服务“滴灌行动”。截至目前,已协同各类银行金融机构为湖北1400多家科技企业精准提供创业投资、信用贷款近550亿元,促成重大项目签约金额超300亿元。
在武汉汉密顿生物科技公司“干细胞药物中试平台”,正在研发用于治疗卵巢早衰、骨关节炎、慢性肾衰竭等各种疾病的干细胞药物。平台创始人武栋成认为,作为新药研发企业,不可能所有事情自己做,需要有人帮忙分担。
为破解我省中小企业中试验证难题,《湖北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组建方案》应运而生。2020年备案认定首批27家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据统计,各中试基地累计开展中试服务2178次,服务企业711家(次),促成880余项产品面世,对推动湖北科技成果转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我省现有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79家,均位居全国前列。湖北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科惠网注册用户近4万人,入驻高校、院所、科技型企业及科技服务机构1万余家,集聚省内外可转化科技成果15万余项。“以平台促共享、以需求促转化、以中介促对接”的公益性“科惠行动”“联百校转千果”高校成果云推介系列活动,已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良好的创新创业基因,广阔的创新创业空间,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科技大省湖北,正向科技强省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