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启动通关一体化,给湖北带来“新船票”

02.12.2014  12:52

  “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一句歌词,唱出了湖北物流企业在上海滩与大武汉之间“闯码头”的无奈。

  如今,苦尽甘来,海关总署启动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为湖北物流企业送来了登上出海巨轮的“新船票”。

   告别“排船期”之痛

  昨日8时35分,在武汉海关报关大厅,湖北锦江报关公司报关员杜巍,提交了飞利浦汽车照明湖北有限公司的一票报关单,进口1.1吨灯泡玻璃管,经武汉海关关员现场审单后,上海外港海关立马放行。整个过程仅3分钟。

  “通关一体化,立竿见影,企业不必再为‘排船期’伤神了。”飞利浦汽车照明湖北有限公司通关部经理吴林杰拍手叫好。

  吴林杰说,由于万吨海轮无法驶入长江内河,过去货物水运进出口,必须在上海口岸换5000吨以下的海关监管驳船运输。但海关监管驳船数量有限,企业进出口一批货物,在“排船期”上至少要浪费3至8天时间。而现在,只要海关口岸放行,企业可利用零担驳船等方式,灵活组织物流力量,不但实现了进出口货物物流与港口无缝对接,也大幅降低了通关物流成本,甚至可以“打对折”。

  带动本地港口经济

  “今年有近8亿元税费在宁波缴了,企业只有一半货物在武汉报关纳税。”武钢商运部经理常恩满表示,武钢每年有近2000万吨铁矿石进口,一体化通关模式之前,公司不得不在上海、宁波等10多个口岸报关验放货物,请代理、设立办事机构就伤透脑筋。

  常恩满透露,部分沿海口岸考虑到税收业绩,要求企业在当地报关,否则会采取延迟验放货物等手段设置障碍,造成企业每天数万美元的船舶运费损失。

  “公司更愿意在武汉报关纳税,相比在外地报关,能节省2至3天时间。”常恩满说,企业还可以使用电子担保支付税款,15天后再实际付款,腾出大量流动资金。

  “还能有效带动本地港口经济发展。”湖北锦江报关公司报关员杜巍认为,过去流失的大量本地优质企业客户将回归,本地港口物流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海关为企业定制服务

  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共有12个直属海关(浙江境内涉及杭州、宁波两个海关)。如今,区域通关一体化,“12关如一关”,打通了长江流域通关的“任督二脉”。

  目前,武汉海关关区共有13个通关业务现场。省内区域通关,9月底实现了“全省通”。

  武汉海关监管通关处处长袁拥军表示,今后,这些作业现场和长江经济带海关的其他业务现场通过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形成一个虚拟的“区域通关中心”,通过搭建统一申报、统一风险防控、统一专业审单、统一现场作业四大平台进行实际运作,将有利于加强长三角“龙头”与中部“龙身”、西部“龙尾”的相互支撑、促进长江经济带生产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

  目前,我省通关模式已实现“二次革命”,即从原先企业要在属地口岸和进出境口岸来回跑的“转关模式”,升级为“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属地申报,属地放行”模式,让企业坐在家门口遥控沿海港口,但企业资质被分别限制为B类生产型及以上企业、A类及以上企业。如今,通关普惠制,让天天“闯码头”的企业更加从容。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