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霾不能令公众产生无力感
杨于泽
自本月16日起,华北、黄淮等地相继陷入最“灰暗”的一周,多地PM2.5浓度超过500微克/立方米,石家庄更出现连续超过43小时1000微克/立方米的严重污染。而且霾区范围不断扩大,昨日已波及从东北到湖北等12省市,总面积达到140多万平方公里。网上充斥着对霾的调侃,但很多人都认为,对霾不能止于调侃,而要宣战。
雾霾有其长期历史的、经济的成因,对于雾霾与治霾,我们必须采取理性的态度。一方面要理性地看待,另一方面要理性地应对。但“理性”不是简单的“冷静”,更不是无动于衷。理性应对强调要科学施策,但绝不是无所作为。
对于雾霾问题,我们有一个从认识不到位到直面、再到承诺治理的转变,这是政府态度与政策的根本性转变。过去有些地方不承认雾霾问题的严重性,把PM2.5浓度当成机密。后来公开了PM2.5浓度数据,发誓治理。但发誓靠的是实际的行动、最终的效果,而不是停留在口头。有的地方曾经信誓旦旦,相当于立下了军令状,现在来看并没有兑现。
这当然不是说各地没有采取治霾的针对性行动。有没有行动和效果,可以比较而知。此次大面积雾霾,据气象部门统计,华北部分城市较去年居然恶化了。从另一些地方公布的“好空气”达标天数来说,情况似乎是略有好转的,达标天数至少有所增加。但是,每年三五天的增加,老百姓不会有多么强烈的感受,从舆情反映的态度看,人民对雾霾的严重程度仍持有相当的不满。
也就是说,人民需要切实的行动和测得出、看得见的明显治理成效。既然雾霾是诸因素长期累积的一个坏结果,治理自然也有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在治霾的历史过程中,要不停地取得阶段性进展,让人民看到希望。雾霾问题引起全民高度关注,已经有好几年了,但雾霾的成因主要是什么,各地的行动是否真正对症下药,还不清晰。或者说,效果不如期待的明显,公众对治霾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在一些重要节点时刻,一些地方的治霾往往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雾霾的大面积整体治理,要考虑经济社会长期的运行成本问题,这种办法或许无法作为长效机制,但也充分说明一个道理,决心越大,力度越大,行动越果断,效果就越明显。雾霾现在已经成为影响人民幸福感、考验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显性问题,跬步千里,恐怕人民不会满意,强硬的、合用的、能解决问题的措施,一定得拿出来。
治霾作为一个紧迫的公共议程,必须强调公开性,包括公开讨论、公开承诺,也包括措施公开、进展公开、效果公开。绿色是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治霾已经具有政治属性,必须从政治的高度看待和对待这件事。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言必信、行必果,承诺的治霾目标必须认真兑现。
公开就是开放,有利于全社会参与。治霾涉及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政府无疑负有主体责任,但企业、公民以及社会组织也有环保义务。企业要有保护青山绿水的自觉意识,公民也要从我做起,通过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履行环保责任。
(编辑: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