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县启动抗旱应急四级响应
由于近段时间降水偏少和持续晴热高温影响,截止8月3日,江陵县农田受旱面积达7.8万亩,主要分布在白马寺、沙岗、马家寨、普济、秦市、熊河等乡镇。根据县防汛抗旱预案,县防办于8月4日12时起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抗旱工作。
大员上阵,千方百计抗旱。县政府紧急召开抗旱会商会,就全县抗旱工作作出安排部署。迅速组成了3个工作专班,分别由副县长邓诗武及县农办、县防办相关领导带队,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农田旱情,指导乡镇抗旱工作。全县各乡镇(管理区)主要领导亲自参与抗旱用水调度,农业、水利工作专班的负责同志全面协调上下游、左右岸之间的关系,并随同抗旱指挥部领导深入一线了解旱情,想方设法调水保灌溉。全县共上抗旱专班、领导87人次、劳力2.35万人,全力抗旱保丰收。
全力以赴,抓好引水灌溉。为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抗灾减灾效益,在确保内垸堤防安全的前提下,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广辟水源多引、多提、多蓄,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增加抗旱水源。一是加大引水灌溉力度。分别开启并加大观音寺闸流量至55m3/s、颜家台闸流量至40m3/s全力引水,截止目前两闸共引长江水2.66亿立方米。二是合理调度内垸涵闸、泵站引水抗旱。针对沙岗、白马、秦市、熊河等处于灌区下游的地区,通过在限定时段内加大目标渠道的分水流量,控制、关闭沿途小型涵剅闸分流,实现短时水位“高、大、猛”灌水;本着先下游、后上游,上游兼顾下游的原则,对各主要灌溉渠道进行轮灌,提高水位,加快流速,有效缓解灌区下游农田灌溉不畅的难题。目前,共开启固定泵站55处,上流动抗旱设备300余台套。三是利用彭家河滩闸、凡家桥闸、熊家沟闸、十周河闸等排水涵闸以及西干渠、曾大河、渡佛寺渠、五岔河、十周河等主要排渠,通过从灌渠引水到排渠,从排渠返水到农渠,再从农渠提水到农田的三级、甚至五级返水方式灌溉农田,采取重点突击的调度方案,为资市、沙岗、白马寺、秦市、三湖、六合垸等乡镇(管理区)边远死角地区调水抗旱。
严肃纪律,确保政令畅通。全县各地严格执行有领导带班的24小时值班制度和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严肃抗灾纪律,密切关注水情、工情变化,科学决策,合理调度,保障水利工程设施安全运行,确保政令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