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消暑方式多 地铁、绿道、海绵公园都在送清凉
今年7月连续18天最高气温超过35℃,创武汉7月份高温持续天数新纪录。在“热”纪录被打破的同时,随着地铁、绿道、海绵城市建设及新型购物中心的兴起,武汉市民消暑纳凉有了更多新方式。谁说“暑天无君子”,而今武汉人度夏更加现代、文明、从容。
而今,三镇地铁成环,清凉出行成为武汉人的日常。
7月31日上午10时,地铁2号线循礼门站,一位先生提着一个内装拖鞋与洗浴用品的透明储物箱,先生姓丘,家住新华路,当天调休准备和朋友一起去洪山广场附近的游泳馆,朋友计划开车前往,但他觉得乘坐地铁更加方便舒适,还不用忍受被太阳暴晒过的高温车体。他说:“如今坐地铁真方便啊。”
中午3时许,长江日报记者在地铁2号线广埠屯站采访时发现,许多进站市民并不是为了乘车,而是为了通过地铁的地下通道来到马路另一侧。市民黄女士表示,在夏季一般会选择走地铁通道过马路,免得被晒黑。
近年,武汉加快地铁城市建设。目前,武汉已开通运营8条地铁线路167座车站,服务着日均300余万乘客。从地下穿越城市,吃游购在地下就可以解决,甚至部分上班族可以从公司到家全程地铁。
武汉地铁集团车站环控负责人介绍,为保证市民清凉出行,地铁车厢内设定温度为26℃,地下车站需保证站台温度在28℃以内,站厅温度在30℃以内。
绿道夜游成夏日避暑独特风景
武汉进入最热三伏天,“夜游”成为夏日避暑独特文化景象。东湖绿道环抱大东湖,“大湖+夜游”成一大亮点,东湖这颗“城市生态绿心”,成为武汉人消夏的好去处。
东湖绿道已成为江城百姓消暑度夏的好去处,图为市民在湖边纳凉。记者胡九思 摄东湖“天然健身房”吸引了众多运动爱好者,骑行、慢跑、快走……7月30日晚7时许,长江日报记者在东湖绿道湖中道看到,夜骑、夜跑的健身市民成群结队。孙宗国家住黄浦大街,每周两三个晚上,他都会专程从汉口开车来到东湖,和朋友们相约绿道跑步。孙宗国说:“自从有了东湖绿道,大家晚上都相约到此‘刷步数’。”
东湖游船金牌驾驶员,也是东湖老村民的王艺明,正是消夏变化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以前夏天晚上坐在家里吹空调的他,现在也晚上出来漫步绿道。“像现在这样庞大的夜游人数,在东湖绿道建成前根本不可想象。”王艺明回忆,往年这样的酷暑天,即使家住东湖,也只是坐在家里吹空调,“因为路灯照明不够,所到之处都是黑的,无法夜游。”如今增加了亮化夜景,王艺明说:“这样水清湖美、荷花盛开的环境,让人不舍得坐在家里。”
去年底,东湖绿道二期建成,百公里绿道环抱大东湖,形成一片城中“绿心”。东湖风景区管委会负责人透露,今年4月以来,东湖绿道沿线及周边景区绿化面积增加3万平方米,时令花卉多了6万余盆,植树500余棵。夏日里树荫掩映,倍添凉意。“眼下,东湖景区内,气温要比城区低3度左右,同时空气流通、环境舒适,游客体感温度会更低。”东湖风景区建设局负责人说。
东湖绿道已成为江城百姓消暑度夏的好去处,图为市民在湖边纳凉。记者胡九思 摄入夏以来,东湖各景区景点都推出了丰富多彩的夜游项目。东湖游船夜游线路上,每周都有音乐、绘画、读书等不同主题的“水上派对”“水上课堂”,市民报名非常踊跃。气温走高后,东湖海洋乐园水世界日均游客量达到3000人次。
东湖绿道桃花岛国际公共艺术园里,新增的无人机航拍服务吸引了不少市民尝鲜。傍晚5点至6点是航拍取景的最佳时间,市民躺在地上摆出各种姿态,创意十足。
随着夜游游客数量的增加,东湖绿道新增或提升的文化景点也热闹起来,东湖石刻、苍柏园周小燕纪念室、寓言雕塑园每晚都有许多市民参观游览。
海绵城市建设改善“小气候”
7月31日上午,家住青山绿水花园小区的陈女士推着婴儿车带孩子来到附近的武丰闸湿地公园,在树荫下休憩乘凉,一条贯穿公园的明渠内栽植有再力花、荷花、菖蒲等植物,景色怡人。“我每天都会带孩子来这里转转,这个开园两年多的海绵公园让周边市民多了一处夏日休闲避暑地。”
青山区海绵办有关人士介绍,这个公园属于青山港湿地雨污水整治及水环境修复工程,整治前,周边居民夏日不敢开窗,港渠底泥淤积、水体发臭,沿线环境“脏乱差”。启动海绵城市建设后,通过清淤疏浚,水生植物净化,三级净化系统让死水变活,已开园两年多。生态浮岛、潜流湿地、雨水花园等使水体得以净化扩容,整个公园的绿量大大增加。
2015年4月,武汉市获批国家第一批海绵试点城市。经过三年的海绵试点建设,目前已完成试点任务,青山、汉阳四新诞生了一批海绵公园。
青山建设十路沿线,除武丰闸湿地公园外,青山港、武钢二号明渠、东杨港等多条由港渠水系形成的海绵公园已完成改造,提升市民幸福感。
家住东湖港、东杨港周边的北洋鑫苑小区居民原先夏季掩鼻而行,无处纳凉消暑,如今,小区自发组成3支暴走团,每晚7点沿东湖港内的园路暴走,还有不少居民沿港渠散步消暑。建设方武汉碧水集团介绍,原先光秃秃的东湖港沿线共新栽了200多种植物近万株乔木,为休闲市民提供荫凉,北起青山落步咀闸、南至东湖的东湖港,可辐射服务周边10余万人。
武汉市城建委海绵办负责人透露,未来,这些海绵公园的园路可串联起青山江滩和东湖绿道,犹如一线串珠,建设十路、杨春湖路沿线的居民都将受益,整个片区的“小气候”得到改善。长江水经这些港渠到达东湖,沿线的水体交换,上空也会形成风的疏散廊道,改善热岛效应。
大型商业综合体度夏创意玩法更多
长江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在过去的2017年,武汉新增大型商业综合体超20座,总体量近200万平方米。光谷K11、江汉M+购物中心、硚口凯德西城、青山印象城等新增大型商业综合体为市民提供了新奇休闲娱乐的消夏去处。
“以前,逛街度夏,除了买,玩的不多。”7月31日,在武汉国际广场,在场外看孩子们冰场溜冰的市民何珊发出感叹:“20年前的童年暑假时光,在商场里可没有这么多娱乐场景。”何女士回忆,在1998年夏季,正上小学的她,家附近只有一个亚贸广场,步行还要走上4站路才能到。与童年玩伴步行许久,只为在商场里买一组新文具开学使用。
7月31日,武昌街道口一商场连廊,市民仿佛置身清凉的游泳池中。记者苗剑 摄“现在,商场里面溜冰、看艺术展、还能逛动物园!”何女士说,以前逛街就是武昌往汉口奔,如今街道口、光谷、青山、汉阳、硚口、盘龙城都有叫得上名字的大型购物中心,自己家门口不到1站路就有群光广场、银泰创意城。
7月31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来到武昌群光广场,负一楼的新生活超市海鲜售卖口,已经围了不少市民,从水池中挑选海鲜,现场加工享受美味。“在商场里面的超市吃海鲜,2年前,在武汉还是个新鲜事儿。”正在享受美味的市民凌女士说,幼年随父母来汉发展,那时就觉得江城很大,商场很大。“如今武汉的商场不仅大,能逛的新鲜事儿真不少!”凌女士说,上周末才在商场里参加了一场夏日打水仗演唱会。
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各大商业综合体了解到,武商系在国广新建溜冰场,中商则将线上互动元素搬到线下。此外,新入武汉商业实体则全面抢滩,以艺术、潮流等不同定位吸引市民关注。今年,群光广场二期等也将与江城市民见面,带来商场里的文艺书店、亲子业态空中花园等新奇逛法,丰富市民夏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