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和园林大师点赞武汉园博园 水循环功能和景观并存

19.04.2016  13:12

(记者王亚欣 通讯员赵旋 邓鹏飞 实习生向美玲)昨日,第十届中国(武汉)风景园林师国际论坛活动在武汉园博园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卢耀如,法国景观设计师杰奎琳·奥斯蒂等亲临现场,点评了他们眼中的武汉园博园。

景观有功能,不仅是好看

武汉园博园通过“高山流水”、一湖四溪、雨水花园等景观,建立起一整套水循环系统,实现了功能和景观的并存。园内可储存约10万吨水,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园内的浇洒基本都能自给自足。而一旦下雨,回收系统可吸收近七成雨水,避免“看海”。

这吸引了尹伟伦院士的关注。他认为,园博园的荆山、楚水,从观赏的角度看,是中国传统园林中叠山理水的基本手法之一;但从功能性角度看,水不断循环使得水质得以净化,结合灌溉系统让上游水充分利用,这符合现代城市治水的理念,是一组功能性景观,反映出园林的多样性特征。

武汉园博园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也引发关注。全园绿化景观及配套设施如同一块弹性十足的巨大海绵,在下雨时饱吸雨水,在干旱时“吐”水浇灌花草树木。仅水费一项,每年可节省近150万元。

卢耀如院士称,他也注意到,园博园的北入口广场铺设的是透水混凝土和透水砖。下雨时,雨水能透过混凝土和砖的缝隙渗入地下,一部分自然回灌地下水。“园博园是武汉海绵城市试点的一个点,但海绵城市不是靠透水砖等新材料的应用就可以完全实现,最主要是考虑各种水的综合利用。”他说,武汉面临的新问题是寻求蓄水和排水的平衡点,海绵城市不是一味的蓄水,要考虑地下层沙土、石灰石等多种复杂的地貌,还要考虑水安全问题,做好水污分离,避免在蓄水中引发灾害。

每个园子有开放的想象空间

比起院士们的思考和发言,法国景观设计师杰奎琳·奥斯蒂更为轻松。昨日下午,她走进自己设计的幻影园与市民互动,有市民直指“幻影园的理念有些看不懂”,这位优雅的女士大方称,每个园子都有开放的想象空间,欢迎大家以自己的观察加以解读。

幻影园是园博园中4个大师园之一,杰奎琳·奥斯蒂在设计之初,把它定义为一个花园,一条木质道路沿着起伏的地形蜿蜒盘旋,木质结构穿过花园,提供了多条不同的路径和游乐场。现场市民称,木质道路看上去更像一条峡谷,又宛如长江在两岸的山峦中穿江而过。杰奎琳·奥斯蒂听后,觉得这个解读新奇有趣,连说“很好”。

杰奎琳·奥斯蒂手写了一段法文寄语武汉园博园,她称,无论你来自哪里、哪个国家,说什么语言,都没有关系,在这里都能感受到园林带给人的纯粹快乐,武汉园博园是能带给武汉人天堂般美景的地方。

责编: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