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兼容并蓄的文化符号 热干面登上时代广场

05.05.2015  14:36

  2日,一碗“端上”纽约时代广场的热干面,一句地道的武汉问候语“New York 吃了冇?”让首次登上纽约时代广场显示屏的汉企广告演变成为了一场关于武汉美食文化、武汉城市新名片的话题讨论,在微博、微信引发了国内网友的热烈讨论。

  研究武汉的文化,几乎不可能摆脱热干面的缠绕。武汉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上,有这么一尊铜制雕像:一位老爹爹,肩上搭着块毛巾,手里拿着煮热干面的独特工具——竹笊篱,正在全神贯注地煮面条。这是步行街上所有雕像中最受欢迎的一座,每天围着它照相的武汉市民和外地游客不计其数。在池莉、刘醒龙、董宏猷等知名武汉籍作家的小说中,都可以寻找到热干面的踪迹。记者从投放该广告的企业获悉,其选择以热干面为载体播出自己的形象广告,是期望通过美食文化,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武汉。

  “河南人爱大葱,四川人爱辣椒,要问武汉人爱什么?我爱武汉的热干面!……”这是知名作家董宏猷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创作的一首思乡歌曲《我爱武汉的热干面》。在其文学作品中,热干面多次被提及。对于此次热干面“端上”时代广场引发网友关注和讨论,董宏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热干面是北方面文化在武汉的具体体现,它有多种吃法,就像武汉人和武汉这座城市的性格和个性一样,兼容并蓄,包容性非常强。一碗热干面,再配上一句热情好客的“吃了冇”,就是最简洁的文化符号,能引起情感共鸣。纽约时代广场电子屏显示时间很短,简洁的符号才容易被记住。

  知名学者、曾在武汉生活工作过多年的易中天,来武汉演讲中曾坦承:“我最喜欢吃武汉的热干面。要说武汉的特产,这最具有典型。”“热干面历史悠久,无数离开武汉的人都怀念热干面,证实了这种文化载体所蕴涵的一种内涵魅力。

  董宏猷表示,一个地方的特产在于其独特性,唯一性、大众性、历史性和当下性。作为武汉有名的小吃,热干面经过这么多年的传播,逐渐被广大外地朋友所接受。

  知名社会学家,武汉大学尚重生教授认为,热干面这一简单快速的小吃是老汉口码头文化的体现,看似做法简单,实则暗含功夫,最能代表武汉人性格和文化的兼容并蓄,细腻而粗犷。作为武汉传统特色饮食,简简单单的一碗热干面,背后却承载着武汉独特的历史底蕴和民俗文化。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