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互联网+重点项目确定 探索刷手机坐公共交通

29.03.2016  10:45

  长江日报讯(记者李晓萌)昨日召开的市“互联网+”行动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确定了全市“互联网+11711行动计划”今年要重点实施的一批新项目。我市将聚焦政府服务平台、市民高度集中地、窗口单位,通过智慧城市“升级”,进一步实现惠民、兴业、善政。

  城区八成宽带用户享“百兆光纤入户

  全面推进城区“百兆光纤入户”全覆盖工程、农村行政村“村村通”光纤工程、产业园区“千兆到楼宇、百兆上桌面”工程和优化完善市公益免费WiFi热点体验效果工程,我市今年将实现全市农村行政村光纤网络全覆盖,城区80%以上宽带用户接入能力达到100兆。

  同时,重点优化完善市公益免费WiFi热点体验效果,切实解决网速慢、易掉线等问题。促进网络通讯行业竞争,抓住国家放宽网络市场门槛的机遇,推动降低网络通讯价格。

  无线政务专网覆盖三环内主城区

  采用专业企业建设运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成覆盖全市行政区划的市级无线政务专用网络,实现三环线内主城区无线政务专网业务(视频/图像/数据传输)全网覆盖及三环外重点需求区域覆盖,边缘速率达到2M/s。在此基础上,建设移动办公(MOA)、视频会议系统(云视讯)等应用,为党政机关提供便捷高效的办事平台。

  智慧物流解决“车找货难、货找车难

  针对“车找货难、货找车难”问题,进一步深化物流企业“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建立物流领域投资“负面清单”,支持物流企业依托互联网开展模式创新。扶持物流信息平台型企业发展,鼓励企业、行业、城市之间信息共享,推进铁、水、公、空多式联运,建设武汉物流信息(数据)交易所。

  全市所有电梯建立大数据“健康档案

  锁定市民最关心、“吐槽”最多的工地、渣土车垃圾车、电梯等,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北斗空间定位等新技术,推进城管、电梯、工地等的安全监管智慧化建设。

  全市所有渣土车、垃圾车、垃圾处理厂实现智能化监管;全市所有电梯“以房找梯 以梯找房”精准定位,为每部电梯建立“健康档案”,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全市所有电梯预警和动态智慧管理;扩大智慧工地监管面,实现全市所有工地智能监管全覆盖;建设全市“互联网+安监”管理平台,开发安全生产数据库,提升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远程监测监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生产预警等智慧化水平。

  探索刷手机坐地铁、公交、出租车

  完善“云端武汉”系列应用系统,今年实现用“数据跑路”代替市民跑腿,杜绝“奇葩证明”,企业工商注册登记、个人社会保险、低保、老年卡申领等重要保障服务全程网上办理。

  推进飞机场、火车站、大型商场、医院、剧院、停车场等无人收费系统和服务诱导智能化;开展手机支付应用示范试点,探索直接刷手机坐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建设智慧东湖绿道。

  建立声纹大数据库服务走失老人儿童

  推行全市网格化管理系统整合,实现社区数据统一采集、服务统一受理、信息多方共享。建设声纹大数据库,丰富身份识别手段,加强走失老人和儿童、流浪人群服务以及特殊人群管理,提升社区管理服务精细化水平。

  建设武汉超级计算机中心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模式,建设武汉大型数据中心和超算中心。积极引进一批大型数据存贮和超算应用项目,聚集智能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等智能制造业,推广超算应用,培育超算市场,打造数据“洼地”和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区。

  建立信用大数据分析系统

  以“云端武汉”为依托,进一步推进政府部门及其司法、金融、社会等各领域信息采集,建立常态化、标准化、全覆盖的信用信息归集和共享交换机制。完善市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提升信用信息查询和发布服务水平,支撑政府和社会信用服务需求。建立信用大数据分析系统,开发创新型信用产品和服务,深入开展信用预警和风险管控工作。

  全天候实时安全监控全市信息系统

  按照“专业企业建设运维,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打造全市“互联网++”安全发展生态体系,对全市不少于2000个互联网+门户网站和信息系统进行7×24小时的实时安全监控,对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进行预警和事前、事中、事后处置,覆盖范围包括全市所有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市属重点企事业单位。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