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临空港经开区垃圾分类试点两年初见成效
工作人员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
居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
专属二维码,互联网+助力垃圾分类
厨余垃圾变花肥,滋润有机肥试验田
昨天下午,经开区吴家山博大城市星座小区,居民孙师傅提着一袋装满矿泉水瓶子的垃圾袋,走进位于小区西南角的垃圾分类回收站,将垃圾丢入一个标有可回收的大型垃圾桶里。
孙师傅家所在的博大城市星座小区,去年开始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孙师傅说,矿泉水瓶等“干”垃圾要攒几天扔一次,厨房的生活垃圾等“湿”垃圾,每天扔一次,“以前没有‘干’和‘湿’这一概念,觉得垃圾都一样”。
“像孙师傅这样的居民,将垃圾分成干与湿,对他来讲是生活中的一小步,但是对整个城市的垃圾分类来讲,实际上迈出了一大步。”
负责多个试点小区垃圾分类减量的武汉暄洁再生资源公司负责人表示,垃圾分类难在源头,源头在家庭,家庭的重点在于传统生活习惯的改变。
他介绍,根据国际和外地先进城市经验,家庭如果能够做到干垃圾和湿垃圾分开、生活垃圾和厨余垃圾分开,垃圾分类成功的概率就大为增加。
一般家庭的垃圾桶,普遍放在厨房。垃圾分类,是对居民既往生活习惯的重大改变。吴家山街居民刘女士说:“以前的垃圾都是混着装,虽然省事,但是量大,楼下的垃圾桶一下就满了。现在进行了分类,刚开始分是麻烦点,但由于不同的桶分开拖,厨余垃圾桶一天拖两次,很及时,夏天气味小多了!”
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机关,再到公共场所。至2013年8月启动全区生活垃圾减量试点工作以来,经开区已经完成20个社区、55家机关事业单位、16所学校的试点工作,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工作初见成效。
“到今年年底我们公司负责的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区域内,市民知晓率达到100%,市民投放准确率达到50%、垃圾减量率将达到20%。”
参与过国内多个城市垃圾分类的暄洁再生资源公司认为,试点中形成的“源头分类、分散处理、逐级减量和资源再生”的东西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模式,对国内其他城市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作为新生事物,垃圾分类一开始被有些不理解的市民认为是“多此一举”。经开区城管委介绍,争取市民理解、提升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是垃圾分类试点取得成功的关键一环。
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了全市首个垃圾分类标识,共得到全国10余个省市77名标识爱好者的踊跃参与。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地说唱形式自编自导了音乐剧《美在蓝天下》,获得全市城管系统首届城管“微电影”大赛优秀奖,并在武汉电视台、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进行了巡回播放。举办了“美在蓝天下”垃圾分类大型文艺晚会,得到了武汉电视台、武汉晚报以及现场2000多名市民的高度关注。营造全民参与良好氛围,累计发放《垃圾分类手册》16.5万册,在全区大型立柱广告、公交港湾、社区设置宣传栏300个,举办知识竞赛、环保作品大赛等活动2次。
集中收运、集中处理,是一些城市垃圾分类的办法。在试点中,暄洁公司发现,集中收运、集中处置虽然解决了“量”的问题,但其中容易产生因处理不及时使分类后的垃圾变质发臭以及推升处理成本等问题。
“在物业管理规范、小区人口集中的中小型物业小区,购置小型厨余垃圾处理机,让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就地转化为资源。”
在暄洁等公司前期试验的基础上,经开区城管委调整了传统垃圾分类作业模式,目前该区试点的万科高尔夫、四季花城、博大城市星座等小区均采取这种方式,可日处理厨余垃圾20吨,实现减量10%以上。
在环卫市场化趋势下,垃圾分类末端处理,能否依靠市场的方式进行破解?分类后的垃圾一家公司能否吃得消?
对经开区城管委来讲,能否解决这些“垃圾分类”本身的分类问题,一度关系到试点成功与否。
“政府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招标在不同区域引进不同的公司参与试点,实现厨余垃圾专业化处理。”
经开区城管委介绍,针对有害垃圾处理问题,他们引进武汉格林美这一知名公司,将其作为经开区电子废弃物指定回收机构;同时利用再生资源回收站分布广的优势,与全区324家再生资源回收机构进行联系协调,搭建起可回收垃圾消纳处理平台。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实现放错的资源重新利用,有赖于建立起一个广泛的开发利用集群。”作为全国知名再生资源回收处理公司,格林美对经开区搭建的这一垃圾分类技术市场联盟表示认可。
今年,临空港经开区城管委与泾河街办事处和金潭农业开发公司合作,建成202亩的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有机肥试验基地,“这就为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后产生的有机肥找到了‘娘家’”。
“试点积累了经验,市民在耳濡目染中进一步理解了垃圾分类减量对保护生态的意义,为我们在全区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树立了信心。”经开区城管委表示,将进一步总结优化垃圾分类模式,力争完成试点之初的各项预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