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歌剧节今晚在汉开幕 《洪湖赤卫队》“回家”
图为:歌剧《洪湖赤卫队》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记者 孙文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 别鸣)总有一些声音,能够穿越时空。“洪湖水呀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17日晚,经典歌剧《洪湖赤卫队》“回家”,洪湖近万观众全程跟唱。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24日晚,大型歌剧《江姐》在驻汉部队慰问巡演,经典唱段引起强烈共鸣。
“桂花岭上桂花开,桂花树下望哥来……”27日晚,原创大型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在汉演出后,省委书记李鸿忠称赞,这是湖北省以红色革命历史为题材,与国内文艺界大师一道努力打造的大戏好戏。
歌剧的艺术传承,在湖北由来已久;歌剧的艺术氛围,在湖北越来越浓。
今晚,第二届中国歌剧节在汉开幕。且让我们追随中国歌剧的轨迹,探寻湖北在中国歌剧艺术中的历史方位。
鄂豫皖边区的乡土歌剧
歌剧何时传入中国?正史未载。据称两百多年前,意大利宫廷画师郎世宁将著名歌剧《好儿女》带入中国,乾隆是中国第一个欣赏过西洋歌剧的皇帝。
中国歌剧从一开始,就探索着自己的路。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以黎锦晖为代表的儿童歌舞剧风靡全国,这是中国歌剧样式的初步探索。上世纪30年代,上海出现了3部大中型歌剧,其中最早诞生的,是以湖北历史人物王昭君故事改编的同名古装歌剧。它开创了既借鉴西洋歌剧样式、又借鉴民族音乐的中国歌剧创作范式。
抗战时期的延安,经过鲁迅艺术学院培训的一批批文艺工作者被派往全国各抗日根据地,成为中国歌剧事业的播种者。
在鄂豫皖根据地,新四军第五师文工团以短小精悍的话剧、歌咏等为主,加上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楚剧、荆州花鼓戏,编演了《赵连新归队》、《解放桐柏》等。1943年底全军开展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小调剧(以现存民歌配曲)和秧歌剧(以民间戏曲配曲)等歌剧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1945年,鄂豫皖边区文工团先后用秧歌剧形式创作演出了《红旗》、《新四军没有这规矩》等。根据江汉地区民兵营救被日军击落战机的美国飞行员的真实故事,突击创作的独幕歌剧《营救》,让获救的美国飞行员观看后也激动不已,再三索要剧本作为留念。
抗战胜利后,中原军区文工团将赵树理的小说《李有才板话》改编为大型多幕方言歌剧《阎家山天亮了》,全部采用楚剧和花鼓戏的曲调编配,并以湖北方言对白,在军区驻地演出,大受欢迎。
1945年,歌剧《白毛女》在延安的演出大获成功,将中国民族歌剧提升到了一个新阶段。
我国歌剧在诞生之初,就从民族、民间音乐和戏曲中摄取营养,并由此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音乐戏剧——民族歌剧之路,湖北文艺创作者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洪湖水”一唱红遍全国
1959年,省实验歌剧团(现省歌剧舞剧院)创演的《洪湖赤卫队》,标志着中国民族歌剧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洪湖赤卫队是一支农民武装,在1930年保卫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的战斗中屡建功勋。1958年,省实验歌剧团决定将其事迹搬上舞台,作为国庆十周年晋京献演节目,并很快组成了由朱本和、张敬安、欧阳谦叔、杨会召、梅少山等人参加的剧本写作组,作曲则由张敬安、欧阳谦叔负责。
张敬安领受这一任务后立即带队深入洪湖采风、体验生活。他曾回忆说:“时已深冬严寒,屋外北风呼号,大雪纷飞,屋内小雪飘舞,寒气袭人,我们用长条凳当桌,砖头上放稻草当椅子,身旁是糠末烟火取暖,就这样完成剧本创作。”
张敬安以湖北天沔花鼓戏以及天沔、潜江一带的民间音乐为歌剧音乐基调,创作了《洪湖水浪打浪》(重唱部分欧阳谦叔续写)、《没有眼泪,没有悲伤》、《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等脍炙人口的歌剧唱段。
尤其是《洪湖水浪打浪》一经演出便不胫而走,成为人们喜爱的一首歌。在中国歌剧选曲中,也只有《白毛女》中的《北风吹》和《江姐》中的《红梅赞》能够与之相提并论。
这是张敬安根据洪湖当地的一首民歌《襄水谣》改编而成的,原句是“襄河水呀,黄呀么黄又黄……”不过,经过改编,原曲透出的浓浓的哀怨一扫而空,原词“年年洪水冲破堤”,变成了“四季野鸭和菱藕”了。这首歌与剧中千里洪湖荷花、芦苇和船帆的优美背景融为一体,柔美中显示出雄伟豪迈的气魄。
1959年金秋十月,《洪湖赤卫队》晋京演出一炮走红,场场爆满,北京大街小巷一时响起了“洪湖水浪打浪”的歌声。次年1月5日,该剧第100场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周总理、李先念等领导人亲临观看。演出结束后,周总理还上台和全体演员一起高唱“洪湖水浪打浪”。剧中“韩英”的扮演者王玉珍回忆,总理谈到《洪湖水浪打浪》时激动地说:“我活了65岁,才找到了一首真正的革命抒情歌曲。”《洪湖赤卫队》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将民间音乐个性化、戏剧化,使音乐与历史史实有机地融于一体,给人以至深的艺术享受,成为《白毛女》后中国歌剧的又一里程碑。1993年,该剧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并被观众称为“20世纪华人经典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