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报道:机播稻茬麦,成功的示范
湖北日报讯 记者 刘自贤
5月下旬,我省小麦进入收割季。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承担的“稻茬麦机条播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从京山、随县传来好消息。
京山县三阳镇项目示范区实收测产结果:小麦产量每亩321.7公斤,与农民习惯撒播方式每亩260.3公斤对比,亩产增加61.4公斤。
随县新街镇项目区实割实测亩产420公斤,与全县大面积单产321.5公斤相比,亩产增加了近100公斤。
参与该项目验收的省农技推广总站、长江大学、襄阳市农科院和荆门市农技推广中心等单位的专家一致认为,稻茬小麦机条播亩均单产普遍提升60公斤至100公斤,亩节省成本增效100元以上,建议大面积推广应用。京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认为,稻茬麦机条播技术集灭茬、整田、施肥、播种、开沟和镇压等工序于一体,减少了小麦常规播种单独作业工序,是小麦生产上的一次大革命。
示范先行
京山 2012年发展示范稻茬麦8000亩,2013年达到14.5万亩,去年推广到25万亩。该县在“应随”沿线的三阳、宋河、罗店三镇创办了1万亩高产示范片,在三阳镇三王城村和罗店镇徐河村各建设了300亩核心示范区,重点开展高产攻关、不同播量和不同行距产量对比、与常规种植产量对比等五项试验示范。
2013年,随县把小麦机械条播示范与推广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2014年秋,全县小麦机械条播面积达到35.2万亩,占播种面积86.3万亩的40.8%,同比增加30%以上。
随县在每个乡镇建立一个连片50亩以上的示范基地,方便农民在家门口观摩学习。2个小麦万亩高产创建基地,100%实现机械条播。万福店依托金银丰小麦种植合作社建立5000亩示范基地,均川镇依托种粮大户张家刚建立起4200亩示范基地,柳林镇依托随县神农稻香农民合作社建立起1200亩示范基地。规模经营、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稻茬麦机条播技术也间接推动了土地流转。同时,全县补贴条播机100多台,加上其他项目资金倾斜,为这一示范项目提供了保障。
增产潜力巨大
省农科院粮作所副所长高春保说,2015年全省小麦单产水平仅为260多公斤,原因主要是稻茬麦单产水平较低,基本在200至350公斤之间,最高的有450公斤,最低的仅有100公斤左右,与全国小麦的平均单产水平均相差100公斤左右。我省小麦单产还有巨大潜力可挖。
我省小麦常年种植面积1600多万亩,稻茬麦面积占到一半以上,约900万亩左右,主要集中在鄂中北、鄂中南及江汉平原地区。通过推广应用机械化生产技术,发展适度的规模生产,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可以开发一部分冬闲田种植稻茬麦,面积可达到1000万亩左右。
2009年秋播以来,省农科院粮作所联合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农机局和华中农业大学成立攻关协作组,开展稻茬麦生产技术集成综合研究,大面积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连续5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农业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