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政府救市是对市场的一种尊重

23.07.2015  16:28

林 煌

英国路透社刊发文章认为,中证金1000亿元短融发行计划暂缓,明确传递出中国救市成功的信号。

此次股市波动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杠杆过高和投机炒作过度,催生大量泡沫风险,引发股市急升急跌。针对股市波动,政府监管部门着重从市场需求和供给两端入手,果断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暂缓新股发行、鼓励股东增持、构建平准基金、汇金直接入市等。

可以看出,这些措施主要在三方面发挥了作用:一是向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支持;二是将创业板股票等市场波动的源头暂时“隔离”;三是剑指恶意做空、过度投机等违法违规行为。从直接成效上看,上述救市“组合拳”已经起到了稳定市场信心、推动股指上行的作用;从深层次影响来看,这些应对措施及政府监管部门未来一段时间可能出台的后续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避免发生金融危机,累及国家银行体系乃至经济社会大局。

不过,政府的多重救市措施也引来了外界的争议。有外媒报道称,此举令中国市场化改革受挫。为什么政府救市会被质疑,关键是没有把政府规范稳定市场与政府操作管制市场的概念分清楚,或者有一些别有用意者故意混淆二者的概念,从预期上误导大众,从概念上唱空中国。资本市场的孕育成长、发展壮大,无不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资本市场出现意外的波动和危机,无不是由于一些恶意的操作导致;资本市场在成长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无不是在监管和规则中一步步成长。政府监管部门在资本市场动荡之际,果断出手,非但不是市场化改革的倒退,而是对市场规律认识加深,对监管者角色理解到位,对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一种保护,不折不扣是对市场的尊重。

世界银行行长金墉认为,中国的股市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市场。股市出现问题时,每个国家的政府都会干预,采取救市措施。中国政府的救市是没问题的。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上周六表示,鉴于股市的动荡程度,中国出手干预以稳定市场是合理的做法;如今要对已发生的事进行评估,以帮助制定应对未来市场动荡的政策。

在股市中,信心比黄金重要,经由“无形的手”调节的市场价格才是真实的价格,投资者才会有信心;经由“有形的手”调控的价格,则难以得到投资者认同,相对较为脆弱。中国股市发展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因经验不足、环境变化等因素引发的各种问题实属正常,关键是从本轮股市波动中吸取经验教训,扎实做好制度设计,切实完善监管体系,进一步提高市场透明度,加强打击违法投机行为力度,着力培育健康的投资理念,破除各界对市场“只升不跌”的不良预期,避免“一放就乱、一乱就收”的恶性循环。在股市稳定后,监管层接下来的工作重心要转入如何完善股市的制度性建设,这才是资本市场长治久安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