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大学子的新疆情缘

16.09.2015  10:14

新华网乌鲁木齐9月14日电(记者曹凯)八年前的九月,23岁的向国恺花了595元买了有生以来最贵的一张卧铺票,登上了从武汉到乌鲁木齐的列车。

在那之前,向国恺及身边人对新疆知之甚少。他的同学不是留学欧美,就是奔向北上广,像他这样一个武汉大学新闻系高材生,做出这个决定无异于“自我发配”。

但是,向国恺仍执着地去了新疆。无意之中,向国恺的选择,与国家的政策战略契合。

2013年,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新疆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迎来了对外开放和自身发展的历史机遇。

从武汉到乌鲁木齐、阿勒泰,又返回湖北创业,又再次回疆,携妻儿落户喀什……向国恺用他的亲身经历见证了新疆从地理末梢到战略前沿的蜕变与发展。

刚到乌鲁木齐时,向国恺没有意识到新疆与内地有两小时的时差。大家还在梦乡时,他已吃过早饭。“汤饭”不是米饭是面片,也让来自“鱼米之乡”的他觉得很新鲜。

新鲜过后,向国恺发现这里找工作的平台远没有中东部城市完善,公开平台上的招聘信息种类很少。他应聘了几个销售工作,做成业务的时候很少,不过却锻炼了自己的口才。后来,他辗转进了当地一家晚报实习,总算学以致用了。到新疆一年后,向国恺经人介绍去了北疆《阿勒泰日报》,在那里他彻底爱上了新疆。

在向国恺心目中,阿勒泰比他去过的任何一个城市都要快乐。在那里,向国恺第一次见识喀纳斯的美:冬天的禾木村就像水墨画,布尔津就是童话中的小镇。冬天雪有半米深,牧民骑马为国戍边、牧羊转场。哈萨克族同胞热情好客,远远见到人就支起架子烧奶茶,弹琴跳舞,弦歌不绝。

2009年4月,因为女友姜玉红即将从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向国恺赶着回湖北结婚,离开了新疆。

婚后,向国恺与两个朋友合作创办了一个旨在促进中国、巴基斯坦全面交流、互通有无的“中巴网”,提供双边新闻、文化、留学信息,也着手做电商,这与他在新疆的经历不无关系。然而,由于经验不足,网站没能盈利。

2010年上半年,第一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相继召开,南疆重镇喀什获准成为经济特区,开始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进程。

向国恺认为喀什已经成为一座有大量新闻资源的“富矿”,决定改赴喀什--中国最西边的城市。

2010年10月,在儿子出生40天的时候,向国恺再次一路向西。三个月后,母子也来到喀什。

向国恺先在《喀什日报》社实习,后来转正,全家户口也落到了喀什。

2014年3月,新疆开展为期三年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20万干部分三年下基层驻村,向国恺成为首批驻村干部中的一员。

作为疏附县乌帕尔镇10村唯一一名汉族人,向国恺经常戴着小花帽一户户地走访家庭。驻村的维吾尔族同事给他取了个当地名字“尔肯江”,在维吾尔语里是“自由自在”的意思。老乡们喜欢喊他“尔肯江”,听到他答应就很高兴。与老乡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让他深深感受到维吾尔族群众的淳朴与善良,也体会了南疆农村的困难。

乌帕尔镇当地尊师重教,但人多地少,经济困难。向国恺联系了公益慈善机构捐助了20名贫困小学生。孩子们的家人对他很感激,虽然语言不通,可一见到向国恺就要塞给他杏干和红枣。

在喀什这五年,向国恺和妻子姜玉红都觉得这是让人充满幸福感的地方,城市日新月异,人们善良友好。向国恺不经意间克服了自己不善言谈的“弱点”,成为一名优秀记者。学习电气工程的姜玉红在喀什也找到了用武之地,独立设计和管理了好几个变电站的建设。

今年2月,向国恺的第二个孩子向允锡在喀什市人民医院出生,成为家族里第一个土生土长的新疆人。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5-09/14/c_1116556801.htm

(稿件来源:新华网  本网编辑:吴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