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金融合作: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互动
近日,财政部和文化部联合公布了《2014年度文化金融合作项目库》中的部分项目,并同时下发了《关于推动2014年度文化金融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显示,国家将在2014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相关贷款贴息项目,巩固文化金融扶持计划。
银行资本青睐文化旅游因为土地抵押靠谱
据介绍,在此次公布的99个信贷融资项目中,有超过30%是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项目,包括山西乔家大院旅游项目、东联成吉思汗陵文化旅游项目、上海迪斯尼文化旅游项目、山东台儿庄运河古城恢复开发项目、河南省老君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建设项目、湖北武当山文化旅游景区综合建设项目等。与此同时,在此次公布的19个债券融资项目中,文化旅游项目的比例也超过了50%,包括江苏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项目、江苏瘦西湖旅游项目、浙江乌镇旅游项目、云南丽江玉龙旅游项目等。
之所以银行资本如此青睐文化旅游项目,是因为文化旅游项目一般都有土地的重资产抵押,很符合银行的授信条件要求。其次,这些文化旅游项目都以未来门票收入作为资金回收的主渠道,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能让银行下决心投资。再次,这些文化旅游项目有大量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较大,是名副其实的“大项目”,银行不管从融资成本和还是业绩效果来说,都很中意这类文化旅游项目。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巡视员施俊玲表示:“此次公布的文化金融合作项目分布在全国各地,这说明我国已形成文化与金融合作共赢的良好态势,这既有利于金融机构拓展业务范围、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也有利于文化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发展后劲。”
内容生产还需获得更高的信誉累积
除了旅游文化项目,文化园区项目是文化金融合作项目库的“第二梯队”。北京国棉文化创意产业园等15个文化产业园区得到了银行的融资。在支持文化产业内容生产方面,仅有几个文化部系统内的项目获得了支持,新闻出版和广电的项目还没有统计进来。
银行更青睐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而这部分企业仅占我国文化产业的十分之一。当前文化企业不动产抵押和保证等传统担保方式占比超过半数;小微文化企业贷款基本不超过1年,均为流动资金贷款,不能满足中长期贷款需求。多家银行业内人士坦言,如何与文化产业牵手一直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2013年,文化部与财政部启动了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大项目“文化金融扶持计划”,当年专项资金就对全国的92个文化产业信贷项目提供了4.61亿元的贴息支持。即便如此,很多文化企业反映当前扶持政策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据了解,现阶段信用贷款更适用于发展较为成熟的文创类企业,且授信企业需要有相应的贷款经历。由于文创企业普遍发展不均,且贷款的隐形门槛较高,因此信用贷款在短期内很难得到普及应用。业内人士建议,文创企业如果想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获得信用贷款,就要规范化经营。除此之外,合理的业务规划,以及按照预期完成业绩目标,也会使企业在稳健发展的同时,获得更高的信誉累积,这也恰恰是成功融资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政府相关扶持政策的相继出台与完善,信用贷款在未来将会惠及更多的文创类企业。
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要形成良性互动
是不是进入“2014年度文化金融合作项目库”的这117个文化产业项目就进入“保险箱”,稳稳获得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呢?
据财政部中央文资办负责人介绍,这些入库项目只能表明经过了文化部系统和银行的审核,但要申请专项资金还得有进一步的严格筛查,比如是否符合财政资金的支持导向,是否合规,还要通过审核合同、付息凭证、第三方机构认证、专家评审等多个程序。
“这些入库的项目将起到一个示范作用,让类似的贷款项目都可以积极申报,希望以此扩大择优选择面,吸引更多需要贷款贴息的企业争取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也希望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据财政部中央文资办负责人介绍,从2013年的实施效果看,共安排92个文化产业项目的贴息资金4.6亿元,撬动银行贷款770亿元,起到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
什么样的文化产业项目是好项目?什么样的文化产业项目应该得到国家财政的扶持?由于运营成本和机构人力所限,财政资金的审核人员不可能对每个项目做到从内到外的严格“体检”,也不可能靠有限的专家说了算,更不可能靠企业自己申报说了算。引入众多专业金融机构的参与,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形成良性互动,从制度设计上是一次创新。由于金融资本也要投入真金白银,也要和项目有深度的利益关联,因此必然会对项目进入认真的核查分析,会通过大量专业的报表和单据,慎重地评估项目的质地,下决心与企业共发展,这样才能使一批企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使财政资金的扶持科学化、精细化,使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