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秭归探索出“1119”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新模式
2012年8月4日,湖北省秭归县磨坪乡磨坪村一组扶贫搬迁安置点居民在采摘烟叶。
新华网湖北频道10月17日电(周华玉、郑家裕、肖鹏程 王昌红)新时期,如何挑战贫困、推进共同富裕?湖北省秭归县大力创新扶贫开发,经过长期努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1119”整村推进工作模式。该工作模式由一名县委常委或人大、政协主要领导挂帅,一个队长单位牵头,一家规模企业结对共建,9个县直单位集中帮扶一个贫困村,一年一轮换。将扶贫工作由扶贫办的“独奏”演变为全县多部门联动的“大合唱”。
7月8日,湖北省秭归县扶贫办干部(右二)在该县泄滩乡核桃坪村五组汪元芳家中了解住房情况,为下一步搬迁做准备。
定重点,部门合力整村推进
为开创扶贫工作的新局面,秭归县委、县政府创新实施了“1119”帮扶工程,在全县确定的48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重点帮扶。这些整村推进、重点帮扶村,都是经过县乡两级严格把关审核推选出来的。各村先向乡镇申报,然后由村所在乡镇召开党政领导班子会议确定帮扶村,报请县扶贫办审核,最后报县人民政府审定,由一位县领导挂帅,11个单位共同组成帮扶专班。
2014年3月3日,秭归县委书记刘晓华带领帮扶单位到归州镇周家湾村现场办公。“今天召集大家开会,主要是为我们村确定发展方向,解决我们最迫切的困难,还请大家畅所欲言。”村书记吴述恒向前来参会的村民代表介绍。
“我家用的水质量不行,一桶水提回来要放个大半天才能吃,有时候还没有水。各位领导能不能帮我们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村民赵军第一个发言。
“我家今年想发展点核桃,但是不知道怎么搞。”村民彭洪橙说。
座谈会上,村民反映最多的就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饮水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听取完村民意见,各帮扶单位决定,由扶贫部门扶持100万支持周家湾村建设柑橘精品果园,林业部门负责落实200亩核桃发展计划,交运部门为该村安排公路硬化计划2.7公里,移民部门支持62万元用于道路及安全饮水建设,国土、水利、财政、农业等部门也在会上纷纷表示给予帮扶。
当天,各部门共为周家湾村落实了1020万元项目资金和帮扶资金。县委书记刘晓华强调,各帮扶单位和相关镇、村要切实把握机遇,统一思想,合力攻坚,全面完成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各项工作任务。
与此同时,县委副书记、县长卢辉在九畹溪镇石柱村整合扶贫资金,县纪委书记黄海为水田坝乡龙潭湾村落实帮扶资金……大员上阵,帮扶力度更大,帮扶措施更实,整合资金更多,行动更迅速。
该县正是通过“1119”这一硬举措,唱好了整村推进的“重头戏” 。
县委书记刘晓华要求,各帮扶单位要“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不能再是扶贫部门的“个人独奏”,要做成全县各部门联动的“大合唱”。
“如果没有‘1119’工程,我现在可能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8月盛夏,杨林桥镇天鹅村村民税元龙饲养的几十头猪膘肥体健。站在猪栏旁,他算了笔账——以前主要经济来源是种地,3亩多地都种上了玉米、油菜,也“挣不到几个钱”。2011年“1119”扶贫启动,村里为他补助4000元用于栏圈建设,并免费提供4头种猪。当年就出栏生猪37头,盈利近4万元。
今年上半年,税元龙已有16头生猪出栏,收入近两万元,下半年还有更多生猪出栏。税元龙去年添置了一台50英寸的液晶电视。
天鹅村村支书林文应介绍,以前村里没有主导产业,645户村民增收无门。“‘1119’工程实施期间,村里把生猪确定为主导产业进行扶持,天鹅村逐渐发展成为全县第一大生猪养殖村。去年户均增收6500元,贫困村的‘帽子’摘掉了。”
王家垭村种柑橘、六家包村种烟叶、罗家坪村种茶叶……“1119”扶贫启动至今,秭归已有93个村落因地制宜确定了主导产业,带动了大量村民增收。其中,32个重点贫困村跻身全县前50强。
“1119”帮扶模式充分发挥了县领导的带头作用。2011年,9个整村推进村整合资金4200多万元;2012年,9个整村推进村整合资金5908万元;2013年,10个整村推进村整合资金7155万元;2014年,10个整村推进村整合资金8112万元。资金整合量逐年增长,为贫困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