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教师蓝皮书: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报告(2014)》在京发布。蓝皮书认为,尽管从绝对数值来看,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在2012年已经成为全国最高,但从实际水平及其职业吸引力来看,却并不算高,这已经成为影响北京吸引足够优秀劳动力加入教师队伍的瓶颈。 据蓝皮书主编、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研究中心鱼霞老师介绍,通过2012年的研究发现,我国教师工资水平在全行业间处于中下位置,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1-2012),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工资与北京市人均GDP之比远低于全国水平,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2003至2011年间,北京市教师工资在全市19个行业中排在第9名,处于中等偏上位置。虽然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在2012年已经成为全国最高,但从实际职业吸引力来看却并不算高。 蓝皮书显示,根据2013年的相关调查数据,北京约三分之一的高中教师年收入在6万元以下。近半高中教师年收入在6万至8万之间。五分之一的高中教师年收入超过8万元。高收入教师较多的前四个区分别是朝阳区、通州区、东城区和昌平区。 蓝皮书指出,教龄对教师工资的分布有显著影响6万元以下组中,1至3年教龄的教师是主体;6万元至8万元组中,4至10年教龄教师超过一半;8万元以上组中,21年以上教龄教师占更多的比例。另外,职称高和担任班主任的教师,收入要显著高于一般教师。办学质量好的学校,行政级别高的学校,教师的年收入也越高。因为办学质量好的学校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捐赠和政府经费投入,行政级别高的学校则有更多机会争取政府财政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