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埋了200多个地眼 提供地震预警
楚天都市报记者贺俊 通讯员夏婷安宁 实习生郑诗柔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至今无法预测的地震,让科学家们在预警上铆足了劲。
在咸宁,有一个为地球“把脉”的科技团队,他们研制出的地震监测及预警系统,在国内70%高铁线路和90%的核电站保驾护航,在武汉城市圈布下200多个台站紧盯地下波动。“哪怕只快几秒,也能保住更多的生命线。”昨日,记者探访武汉地震科学仪器研究院有限公司时,院长陈志高如是说。
密切监控武汉城市圈
昨日中午,记者在咸宁观看了一场“模拟地震”。
工作人员晃动烈度计,1秒后警报响起,大屏幕上显示,137公里外的荆门东宝区为“发震地点”,震级7.3,预估本地的烈度为6.3,倒计时显示10秒后地震波到达,提示做好避险准备。“一旦发生地震,传感器立刻反馈到系统平台上,平台估算出地震波大概在多久后到达本地,以便相关部门应急响应。”武汉地震科学仪器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夏界宁介绍,他们去年建成200多个烈度台并组网后,实现了武汉城市圈内的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功能,部分区域台站间距甚至达到了15公里。“武汉城市圈不是地震高发期,但有潜在风险。”夏界宁说,比如1993年咸宁曾发生4.1级地震,与武汉直线距离100多公里的九江近几年多发地震。“像地铁、管道等一些城市生命线工程都很脆弱,受不了较大冲击,提前做好预警和疏散很有必要。”
目前,武汉城市圈的地震预警系统正在运行,曾监测到潜江、秭归等地震,为相关部门提供了数据支持。
九成核电站用上鄂货
“2006年进入核电领域,现在90%的核电站都使用我们的设备。”武汉地震科学仪器研究院院长陈志高自豪地说,他们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专家鉴定结果是世界领先。“早期,我国的核电站都是成套引进美国、法国等国外的地震预警设备。”陈志高介绍,研制过程中曾遇到三大难关:一是设备要在强辐射干扰下正常运行;二是具备更强抗震性能;三是在屏蔽技术下抗干扰。
核反应堆里不能进人是最大的难点,技术团队要开发测试装置把信号往里面送,核电检测装置要在线看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等。“很多实验我们都在国家重点实验室里一遍遍模拟,前后用了3年时间。”陈志高表示,日本福岛地震发生后,对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在他们正在研究自动控堆技术。
如今这套系统正在走出国门。
为高铁上稳“保险丝”
目前,陈志高团队开发的高铁地震监控系统,正在国内70%的高铁线路上运行。“2016年的青海门源6.4级地震,我们就发出了报警。铁路部门可以采取减速、停车、后续车辆不进入受灾点等应急处理措施。”
团队提出的“双台站”设计方案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像火车过山洞、地面爆破等人工震动,有些频率值与地震很相近,要剔除这些干扰因素,不能误报也不能漏报。”夏界宁介绍,他们把收集的几千条地震波变成模拟信号,输入设备,并放入干扰信号,一遍遍验证算法,而且要两个台站的数据互为印证,最终得出准确结论。
这份为高铁线上“保险丝”的工作并不轻松。“高铁的天窗时间是晚上12时到凌晨4时,我们也在这个时间安装调试和检修设备。”副院长杨江回忆,2011年带队在京津线上装设备时,几乎每30公里就有一个安装点,他们都摸黑开车去装,连轴干到次日中午12时,但没一个人喊苦。“都知道在干一件有意义的工作,我们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32岁,怕什么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