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部门报告显示: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大幅增长
1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向本报独家透露了2015年全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情况。
2015年,我省共收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48208份,较2014年增长9.31%。其中,收集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4488例,较2014年大幅增长,涨幅为50.76%,且新的和严重报告数量占同期报告总数的30%。
抗感染药不良反应近5成
【案例】13岁女孩畅畅,连日来咳嗽、咽痛,且连续发热,在武汉市一家医院门诊治疗6天后,病情加重转为入院治疗。医生经过诊断后发现,由于确诊前采用了4种均可引起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的药物治疗,4种药物的副作用叠加引起了患儿全血细胞的减少,进而让患儿出现了败血症的症状。
“人们在使用解热镇痛剂时要慎重,不可几种药交替使用,否则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谈及药品的不良反应,省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尹先国一脸严肃。
综合各项数据来看,2015年抗感染药的不良反应占比较高,其中抗感染药依然居首位,为23038例次,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占比为46.53%;对抗感染药类别进行统计分析,抗生素类药最多,头孢菌素类以8660例次居首,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涉及抗感染药物类别中占比为37.59%。
尹先国介绍,抗感染药物是临床应用最广泛和最重要的药品之一,但其严重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及微生物耐药性等问题引起的危害一直广受社会关注。从2015年监测数据来看,超适应症给药、配伍禁忌、超剂量给药和给药途径不合理等,是抗感染药引起药品不良反应和药害事件的主要原因。
中药注射剂频频引发过敏
【案例】77岁的张婆婆,曾因双膝骨性关节炎,在小诊所采用了加入鹿瓜多肽注射液的静脉滴注。在静脉滴注两分钟后,张婆婆突发心慌气短、出汗、四肢厥冷及呼吸困难等症状,继而出现休克。送至医院后,经过1个小时的救治后,症状明显缓解。
在大多数人眼里,中成药多无毒害。事实上,不良反应报告显示,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仅次于抗感染药,位居第二,占15.33%。
据药品品种分析,中成药不良反应前十位的均为中药注射剂,其中引起过敏样反应和过敏性休克的发生频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中药注射剂因其成分复杂、药效不稳定,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不宜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
尹先国表示,过敏性休克是最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之一,多见于抗感染药及中药注射剂,一般发生在用药前30分钟内,通常都突然发生且很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
“医务工作者应高度重视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严格遵照药品说明书,谨慎联合用药,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尹先国提醒,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医疗机构应完善配备紧急救治基础设备,加强用药监护和应急抢救准备。
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呈升势
【案例】一个67岁的女患者,因急性胃肠炎,在晚间11点到急诊使用环丙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次日以诺氟沙星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在第二次输液后,即刻出现双面颊、双手背、双下肢出现对称性紫癜,并因皮疹和尿量减少两天而入院治疗。医生诊断为药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肠胃炎和急性肾衰。
“喹诺酮类药品主要由肾脏排泄,常规剂量就可能使老年人肾功能受损。该患者在10小时内接受了较大剂量的喹诺酮类药品治疗,从而引发了细胞毒性变态反应,进而带来严重后果。”省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工作人员赵丽说。
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的报告占19.87%,较2014年升高了2.05%。在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一项中,老年患者严重报告比例更是升至24.01%。
近年来,老年人用药引起药品不良反应呈逐年增长趋势。老年人由于组织、器官功能的衰退,肝脏解毒功能和肾脏排泄能力下降,药品的安全范围变小,药品易于蓄积而发生中毒或不良反应。加上老人常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用药种类多以及联用合用频率高,对药物常用剂量和药物间相互作用的敏感性增加,因而也增加了药源性损害的机会。
赵丽建议,老年患者尽量个体化用药,减少并用药品种类,注意合理的给药途径和时间。
记者陈屿 崔逾瑜 通讯员孙麟 沈君 实习生黄佳敏
(编辑: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