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扶贫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

14.01.2018  21:23

王晓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有6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精准扶贫进入最后阶段。这个时期既是扶贫工作的成果收获期,也是风险释放的时期,许多潜在的问题可能集中暴露出来。比如,过去几年种植的水果逐渐进入丰产期,集中上市以后会不会带来市场的波动?随着农业设施大面积建成和投产,是否会出现特色农产品供应过剩?易地搬迁以后,新鲜感过去了,一些移民会不会重新希望回到原有的乡村?
  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将扶贫工作中的风险防范作为2018年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并指出要重点防范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主要发生在贫困户层面。对贫困户加以特殊的扶持,使他们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但是,如果过度扶贫,使贫困户所得到的优惠远远超过了社会一般家庭,就会出现道德风险,贫困户不愿意脱贫,社会一般家庭也会有意见。
  过度扶贫的主要原因,在于扶贫工作者对扶贫工作理解有误和工作中的形式主义。比如为了彰显扶贫的成绩,短时间对贫困户或贫困村进行大量投入,人为制造了脱离当地实际的典型。这表面上看起来是在扶贫,但实际上却没有达到扶贫目的,不仅周边群众会有意见,而且那些被扶持的贫困村或贫困户,也因为缺少主动性而成为被动脱贫。
  政策叠加也是导致道德风险的原因之一。由于多个部门的政策共同作用于贫困村或贫困户,形成了扶贫资源的堆积,比如村里建设光伏扶贫,每个贫困户都有数千元收入;政府扶贫投入的设施农业中,扶贫资金转化为资产收益,贫困户又从中获得数千元不等的收益;以贫困户名义贷出的贴息贷款企业使用,每年贫困户可以从中得到数千元收益。尽管每项政策带来的收益有限,但是各项政策收益叠加,造成了贫困户坐享其成,就会引起矛盾。
  经济风险主要存在于地方政府和农户两个层面。对于贫困户来说,经济风险主要来自于产业扶贫的失败。决策失误、市场波动和自然灾害是农业产业的主要风险。一些政府官员靠拍脑袋上项目,所上项目与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严重不适应。农副产品的市场波动很大,特别是实施大规模精准扶贫以后,一些农业产业项目产品雷同,会加剧市场风险。此外,贫困地区的自然灾害会给贫困户带来巨大损失。
  在实施精准扶贫中,各地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克服这些风险。比如农业产业发展中引入市场机制,特别是希望通过企业进入,来克服政府官员市场经验不足的弱点,进行更科学的项目评估机制;引入农业保险机制,来减弱市场波动和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延长产业链,通过建立农副产品加工和建立更好的市场机制来稳定产品市场。这些措施对于贫困户抵抗风险将发挥重要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特别需要防范地方债务扩张过快。金融扶贫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金融机制创新为扶贫引来了大量资金,从而保障了扶贫目标实现。但是伴随贫困地区各项扶贫工程的实施,一些地方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打着扶贫旗号大举发债”的现象。扶贫融资所投入的项目一般建设周期较长,回报率较低,土地增减挂钩成为地方政府偿还债务的主要收入来源,而贫困地区的土地变现能力相对较弱,这影响了贫困地区的偿还能力。一些地方政府以扶贫名义进行的大量融资,可能成为潜在风险,一旦出现大量债务沉淀,就会影响贫困地区可持续的发展。
  超过2/3的贫困人口在过去5年中已经成功脱贫,扶贫工作进入最后的攻坚时期,剩余的3000万贫困人口地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难度更大,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才能保证精准扶贫不留死角、不留锅底。同时,大量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户面临着退出的考核评估。要实现真脱贫的目标,首先要保证考核评估的客观性和权威性,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户真正实现了脱贫,经得起各方的检验。其次,对于考核评估不合格的县、村、户,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有整改措施。客观的考核和评估一定会发现问题,考核评估的目的不仅仅是发现问题,还需要有配套的解决问题措施,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假脱贫、“数字脱贫”等政治风险,保证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
  精准扶贫正在从“打赢”向“打好”转变,从强调扶贫数量向强调扶贫质量转变。今后三年中,需要重视防范扶贫中的风险,扎扎实实完成扶贫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