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汉江经济带•神农架
充分发挥生态文明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
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神农架林区实现转型跨越的重大机遇。目前,神农架林区正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省“两圈两带”重大战略,紧紧围绕彰显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价值、建成世界著名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奋斗。
在综合分析林区已有生态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神农架林区政府创新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出六项重点工作,力求充分发挥出神农架林区生态文明的示范作用,全面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建设。
生态优势无可比拟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神农架林区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无可比拟的生态优势。
生态功能极其重要。神农架林区作为中国两大水利工程的集水区、作为世界独一无二的北亚热带森林植被区、作为中国唯一的亚高山泥碳藓湿地,被誉为华中水塔、气候调节器,其生态功能在汉江流域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生态资源独具特色。神农架拥有独特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物种基因库”之称,1992年被全球基金组织列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永久性示范地。此外,神农架还拥有垄断性的世界级旅游资源,拥有地文类景观的16个基本型,占中国旅游资源国家标准分类系统同类型的43.2%。现有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世界地质公园,3个国家级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全区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汉江生态经济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国际国内广泛关注。神农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和其科研价值,成为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进行科考活动的目的地。1990年、2013年分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加入“人与生物圈计划”保护区网、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推进汉江流域神农架段生态保护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创新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机制
为了实现转型跨越、绿色崛起的奋斗目标,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神农架林区积极谋划发展机制体制的创新,目前已创造性地提出三大发展机制。
首先,建立长期合作的协调机制。构建区域间互利共赢、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深入开展汉江流域战略合作和区域协作。定期召开流域联席会议,研商确定有关事项,协调推进汉江流域综合开发工作。
其次,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一是探索长效生态补偿机制。结合国家和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建立健全汉江上、中、下游之间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和补偿机制。按照政府补偿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转移支付、专项补贴、生态移民、异地开发、水权交易等多样化生态补偿方式,逐步构建汉江流域长效生态补偿机制;二是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原则,调整受水区水价的构成,建议收取一定的水资源费用,将其作为长期性生态补偿保障,用于探索生态功能恢复、生态项目建设。
再者,支持创新投融资机制。搭建综合开发的投融资平台,采取政府引导投入,市场化运作,吸收社会资金和相关优质资产,突破资金瓶颈。
六大举措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按照省委、省政府相关文件要求,结合神农架林区实际发展情况和地域优势,神农架林区政府明确了接下来的六项重点工作。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依据国家、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评价和识别各乡镇的主体功能,形成覆盖全林区的主体功能分区方案。构建“全面保护、分级侧重”的生态安全格局,在全面保护林区国土空间的基础上,按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开发控制区4类地区分级分类保护。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以生态林业为基础,营造新型林业经济,推广板栗、核桃等经济林建设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推进旅游林产品开发。以生态旅游业为引擎,实现绿色崛起,加快推动大九湖生态移民搬迁及坪阡古镇、红花养生古镇、木鱼龙降坪旅游度假区、红坪柏杉园临空经济服务区四大区域发展。加强生态产业关联,延长“旅农林”生态产业链,推进旅游业与农林产业相结合,带动农林观光和农林产品加工业发展,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
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以主体功能布局和城镇化格局、生态格局和农业格局为基础,严守生态红线,壮大生态循环经济,创新低碳发展机制,探索具有林区特色的绿色发展、适宜山区的循环发展和切合城镇非密集区的低碳发展路径。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一是实施生态移民。保护区核心区、大九湖区实施移民搬迁,各乡(镇)林场边缘地区实施分散住户移民搬迁。二是强化生态功能。以神农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大九湖湿地公园为重点区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进一步提升生态功能。
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开展林区生态文明重大问题的协同创新研究,建立生态文明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应急管理系统,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基础保障体系。
加强水源地保护。加快建设神农架汉江流域水质检测中心。加强神农架林区松柏镇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推进神农架实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神农架林区党委副书记、区长杜海洋)
神农架:汉江流域占总面积六成以上
神农架林区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单位,作为全球中纬度地区唯一一块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平均海拔1700米,境内森林覆盖率达90.4%。拥有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等多张生态名片。林区境内汉江流域面积215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6.25%。四条主要水系中,堵河、南河属汉江流域。
其中,堵河水系属汉江上游,发源于神农架山脉北麓,经竹山、房县、十堰、郧县入汉江,汇入丹江口水库。流域面积787平方公里,出口处多年平均流量7.1立方米/秒。共有支流29条,季节性溪流33条。
南河水系属汉江中下游,是神农架林区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起点于阳日镇的鱼头河至华中第一峰神农顶脚下,总干流长88.5公里,流域面积1368平方公里,出口处多年平均流量25.7立方米/秒。共有支流55条,季节性溪流57条。
全区国土面积3253平方公里,辖6镇2乡和3个正县级单位(林业管理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2个副县级单位(木鱼旅游度假区、盘水生态产业园区),总人口8.01万。
2013年,全区GDP达185745万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960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219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3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77元,接待国内外游客520.3万人次,实现区内旅游经济收入186466万元。神农架机场于2014年5月8日正式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