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大山孩子们的守望者 一个学生也要教

10.09.2014  16:57
董和平和教学点的14个学生 严鹏 摄 董和平教孩子们踢卷子 严鹏 摄 尽管只有14个学生,每天清晨董和平还是带领孩子们升国旗 严鹏 摄

  中新网恩施9月10日电 (宋丹丹 严鹏 郭辛林)湖北恩施市海拔近千米的红土乡,一望无际的群山中孤独矗立着一所乡村教学点——八斗田教学点,14个学生3间教室是学校的全部。在这所连校牌都没有的教学点,57岁的董和平足足坚持了11年,被当地百姓称为“鸡公梁子山的守望者”。

  八斗田教学点所在的红土乡距离城区120多公里,是恩施市最偏远的山区乡镇,这里大山林立、地广人稀、生源分布散。而这个教学点距离最近的集镇还有6公里路程,学校现有学生14名,董和平是这个“复式学校”仅有的一名教师。

  2003年,已有26年乡村执教经验的董和平被调派到八斗田教学点,当时除了几间破败不堪的教室,28套残缺不全的课桌凳外,其它一无所有,加之教学质量不高,学校生源流失严重。这年暑假,仅有的28名学生中不少家长也提出转学,“不能让学校衰落下去”,董和平趁着假期一边抓紧维修校舍,一边挨家挨户家访说服。

  经过努力,这年开学,原先的28个学生全都到校读书。“我是大山走出来的,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失学,因为知识对于每个人是公平的。”董和平说。

  作为学校唯一一名老师,董和平一个人扛起了学校所有的大小事,“复式”教学让他开始并不适应,加上科目较多,学生基础差,几次考试总不理想。为了兑现当初对家长的诺言,把成绩提上去,董和平决定让爱人汤运凤作为临时教师,先给学生教一遍,然后自己再去进行复习和强化。

  在申报上级允许后,妻子开始义务为孩子们教书,“”打基础,“”来强化,在这座深山教学点里,夫妻二人相互配合,检查作业和讲解习题,每天从早上8点到下午4点半,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夫妻俩一丝不苟。

  每天清晨,董和平沧桑浑厚的声音伴着孩子们稚嫩的读书声从教室传出,在山间久久回荡,让寂静的大山多了份生机。终于,学生们的成绩有了起色,八斗田教学点也由原先的濒临衰落到如今全乡名列前茅。

  为了办好学校,董和平和妻子干脆把家搬进了学校。在八斗田教学点,留守儿童居多,董和平既是老师又是“保姆”:遇到雨天,要送家远的学生回家;学前班的学生,在学校洗脸、吃饭、喝水,样样都得老师帮,而董和平夫妻俩总是耐心对待每个孩子。

  八斗田教学点地处高山,每到冬季,大雪封山,结冰严重,出行十分不便。而就在一年冬天,董和平所在班级一名叫曾荣华的学生,家距学校很远,父亲出车祸住进医院,母亲陪着照料,家中只有年迈的爷爷。董和平获悉后,整整3个月,每次放学董和平都亲自将曾荣华安全护送回家。

  看到董和平夫妻的细心,乡里多次提出给妻子汤运凤一些工资,但汤运凤都婉言拒绝了,“我喜爱这群活泼的孩子,只想和丈夫一起照顾好他们”。没有额外的收入,董和平一家4口全凭丈夫一人养活,为了供自己的子女读书,董和平和妻子种了几亩地。

  白天,夫妻2人在学校忙活了一天,放学后他们又开始在地里忙碌起来,有时天黑了才回家。“傍晚,我和妻子走在又陡又悬,坑坑洼洼的回校路上,妻子说很怕黑夜。我说不用怕,有我在你身边”,董和平说。就是这样,每天来回于学校与田地之间,夫妻2人走了整整11年。

  如今自己的孩子都已成人,在武汉的儿女们多次劝说父母过去居住,但董和平夫妻俩一直坚持留在教学点,“这里的孩子让我们难以割舍,每天能看到孩子们稚嫩的笑脸,看着他们一天天成长,我们感到很幸福、很满足”。

  “在这里11年了,我一路守着,有一个孩子就守一个孩子,有一群孩子就守一群孩子,直到退休干不了,这条路才能算走完。”董和平说。(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