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弛:用互联网思维下乡种地——一个大学生的创业梦

15.10.2015  16:45

新华社成都1月22日电题:张弛:用互联网思维下乡种地

——一个大学生的创业梦

新华社记者胡旭

拉几个朋友组建创业团队,凭一纸商业计划书获得百万风险投资,公司和产品初步成型后成功进行第二轮融资——这样一个典型的互联网创业模式,谁也想不到会发生在一个农业项目上。在四川成都,真的有一位从互联网公司辞职下乡种田的“85后”大学生,正以这种方式在农村土地上种下自己的创业梦。

记者来到四川邛崃固驿镇一处农业基地时,故事的主角、成都理想丰满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弛,正细心察看泥土里新发的百合嫩芽。这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之前供职北京一家知名IT企业,深谙互联网和新媒体运营之道,年薪不菲,2012年却毅然转身农业,回到四川流转百亩土地种植百合。

这两年,一些著名企业家大佬纷纷下乡种地养猪,褚橙、柳桃和潘苹果的大卖让农业大热,但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张弛的“疯狂”选择,毕竟企业“大佬”的背后是其所不具备的大把资金和强大号召力。

张弛却有自己的理由:“在农业迎来变革的时代,传统的大和强不一定就是绝对的优势。农业缺的不是资本,而是更有效的项目经营,这和互联网精神相通,就是要深刻理解市场和客户,擅长借力外部资源。

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张弛锁定具备高经济附加值的药食两用百合,以互联网模式搭建技术团队和公司架构,制订出崭新的新媒体营销模式和产品质量控制方法,正是这样一份“轻快”的商业计划书赢得了200万元风险投资的青睐。

项目启动后,张弛一面充当技术总监带领团队埋头基地,选育适宜地方环境的百合品种并申请专利,确保产品质量和准入门槛。另一面又变身产品经理策划营销方案。

夏季,百亩百合同时开花观赏性极强,打造‘百年好合’婚庆主题农业休闲观光,形成区别于传统农村旅游的客户体验。秋季,百合根能供药用和食用,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及B2B整合营销平台,跨过中间环节直接面向优质客户建立营销渠道。”张弛对此胸有成竹。

此外,现代企业管理逻辑也成为张弛的突破点,在与农民的合作中,除了采用合作社模式,他还破除传统的工时制,将生产环节分拆核算成本,按标准化作业考核,以小组承包的形式分包给农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正是在全新创业思维的带动下,张弛种下的第一批百合很快受到市场认可,即刻售罄。

虽然从账面上看是亏损的,但投资方和我们看重的并不是第一年是否盈利,而是风险是否可控和长期效益。按照互联网创业的惯例,第二轮融资的条件已经成熟了。”张弛说。

事如所料,经过多次对接谈判,理想丰满公司在2013年底顺利引入新投资,用于规模扩张和市场拓展。

但张弛并不满足,“自己的力量肯定是小的,除了有计划、有团队、主动对接资本,还得有合作。”如今,他已是“新农人”圈子里的活跃分子,他告诉记者:“‘新农人’是一群带着新理念在做农业的年轻人,抱团取暖、发展壮大是我们共同的心声。”

的确,在这个变革的时代,许多像张弛一样的新知识青年正在掀起一股新的下乡潮,将全新的思维运用到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引入资本和市场资源,带动村民共富。

互联网不只是渠道和工具,更是在一种创造的精神和创新的力量。”张弛说,他们的创业梦正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像夏日百合一样自由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