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领导谈反腐各不同:湖北有个性 广东接地气

16.08.2014  22:24

  十八大以来,中央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掀起了反腐新高潮。人民网初步统计发现,对于这一轮反腐风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除外)主要领导干部均在公开场合进行了表态。

  他们都说了些什么,透露哪些信号,有哪些亮点?盘点这些讲话,不难看出他们对查处腐败的明确态度,也有一些重要的信号值得我们关注。

  党委管好自己的“责任田

  今年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党委、纪委或其他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对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做到守土有责。上半年,浙江、重庆、海南、福建、河南、甘肃、江苏、湖北、内蒙古、宁夏等省委领导相继在各种会议上发言和表态强调反腐,“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是其高频词。

  1月17日,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在中共福建省纪委九届五次全会上讲话:“各级党委要落实主体责任,管好自己的责任田。要坚持抓反腐倡廉与抓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3月27日,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在贯彻学习习总书记精神时说,各级党委要深刻认识主体责任的内涵,切实种好自己的“责任田”,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有效防控廉政风险、协调推动经济发展。

  6月,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浙江市场经济活跃,民营经济发达,反腐败方面呈现出一些新情况、新特点,党委必须担起主体责任,才能解决好过去难以解决或者反反复复的许多难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月,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在全市区县委书记区县长座谈会上强调,要落实好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刻认识落实“两个责任”的重要性,准确把握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把各项规定和要求落到实处。

  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近日说,当前,河南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时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是反腐的“牛鼻子”,落实好主体责任,才能适应改革和时代的发展。

  反腐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

  统计发现,许多省委领导在讲话中表示“反腐廉政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其中江西、辽宁、河北、新疆的表态具有代表性。

  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在今年1月的江西省纪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讲话表示:“政治生态是相对于自然生态、经济环境而言的一种社会政治状态,良好的政治生态,能够凝心聚力、鼓舞士气、激发斗志,促进地方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反之,则会人心涣散、败坏风气、滋生腐败,影响和阻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3月和6月,江西省副省长姚木根,省常委委员赵志勇因严重违纪相继被免职。7月,强卫就此强调,对于我们的队伍内部出现的个别腐败分子,要坚决、毫不留情地给以打击,不把腐败分子清除出领导集体,就会影响到改革大局,就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失。

  辽宁省委书记王珉在今年1月的辽宁省第十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表示:“全省各级纪检机关要忠实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中心任务,为辽宁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河北省长张庆伟在今年2月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上表示:“要严厉惩治腐败,深入推进廉洁政府建设,为加快建设全面小康、富裕殷实、山清水秀的河北提供坚强保证。

  今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2013年新疆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年度综合分析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提供有力保障。

  针对有舆论认为反腐败影响经济发展的现象,湖北、贵州、广西省委领导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

  2014年7月,湖北省召开全省四级干部电视电话会议,省委书记李鸿忠出席并讲话:“在防止经济下行的同时,更要防止将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与抓改革发展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要坚决破除反腐败影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清廉为官与事业有为相矛盾等所谓‘影响论’和‘矛盾论’,防止少数干部‘为官不为’和‘庸懒混’的不良倾向滋生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