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工商局围绕“四个优化”加强队伍建设

18.09.2014  11:54
 

今年以来,襄阳市工商局以队伍建设为核心,围绕“四个优化”促作风转变、能力提升,努力打造过硬的一流执法队伍,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一、优化能力,打造“素质工商”。 俗话说的好,“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为激发干部队伍潜能,发挥领导班子在队伍能力建设中的“火车头”示范效应,该局在全市率先开展了领导班子提能增效活动,为领导干部“提能施压”。活动中,系统59名班子成员被开列出177份“学习清单”,对未完成“清单”任务的2名班子成员由单位主要责任人进行约谈,并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活动中,各单位主动拉升工作标杆,在订单服务、商标发展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实践性成果,服务经济发展水平明显得提高,系统领导班子整体战斗力得到有效增强。同时,该局始终将“学习提能”作为强化工商队伍干部能力建设的重要支点。采取与高校联合办学、委托培训,请专家授课,网络视频培训等形式丰富干部培训模式,先后对系统在职干部开展业务知识轮训7200多人次,有效提升了系统干部业务技能。今年,该局联合市人事局组织了岗位技能竞赛,涌现出了一大批知法、懂法、善用法的业务标兵。

二、优化执法,建设“法治工商”。 一是事前防范,当好“裁判员”。该局在系统各单位单设法制机构,委派132名法制员进驻到辖区每一个基层工商所,通过把执法中的“运动员”和“裁判员”分开,充分发挥法制机构和人员在依法行政中的“监督员、宣传员、气象员”作用,变事后“救火”为事中“扑火”和事前“防火”。二是严格管理,建章立制。在规范执法行为上该局相继制定出台了《襄阳市工商局执法办案“十个严禁”》、《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具体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划定了行政执法的 “高压线”和“红线”,规范案件审理程序,细化了具体行政处罚裁量指导标准。三是重责任追究,内外合力。积极借力人大政协评议、政风行风评议、行风热线等外部监督,强化执法行为规范,做到事必明责、有责必负、履职必严、失职必究,严格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近年来,该局共追责群众反映的执法不规范等问题5件8人,起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作用。在襄阳市政府组织的行政执法案件(卷)案件评查活动中,连续两年被评为一等奖,被省政府法制办确定为“全省行政复议创建示范单位”。

三、优化作风,展现“效能工商”。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全市政风、行风评议活动中,该局以活动开展为契机,重整治,抓作风转变,提升队伍效能,围绕“最后一公里”问题,改进优化服务措施,收到良好成效。对前来进行工商登记实行“四办”:资料齐全“马上办”、资料不全“指导办”、紧急项目“加班办”、重大项目“跟踪办”。同时,实行首问责任制,强化“问责约谈”。自2002年该局登记注册窗口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以来,连续22个季度被授予红旗窗口,先后荣获襄阳市委“红旗基层党组织”、全省工商系统“人民满意窗口”、全市工商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四、优化制度,捍卫“廉洁工商”。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该局痛下狠心根治“四风”顽疾,出台了《市工商局“十严十禁”办法》,对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纪律松散等问题进行规定,对发现的顶风违纪行为“零容忍”。做到利剑高悬,警钟长鸣,队伍作风进一步好转,工商形象显著提升,受到社会各界好评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同时,利用电子信息网络和业务软件管理系统等,将岗位廉政执法监督进行全程量化监督,实施风险预警提示,廉政监督覆盖到工商系统的每个“关键点”,从源头上有效防范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的发生。此外,全面实施“五控一查一评”,将案、费、证、照和人、财、物等重点岗位全部纳入风险防控范围,增强了全体干部岗位风险防控意识和防控能力。近年来,全市系统没有出现过大的干部违法乱纪、腐败案件。该局的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也得到国家工商总局、省工商局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