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六项措施确保食品农产品安全
近年来,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和食品安全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持以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为目标,以落实“党政同责”“四个最严”为遵循,以“双安双创”为载体,不断加强源头防范,实行食品安全全程监管,推进社会共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第一,坚持党政同责,健全工作体系。市委、市政府切实将“双安双创”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双安双创”工作领导小组。将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目标分别纳入“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连续五年将食品安全列入政府十件实事。市、区层层签订创建责任书,压实工作责任。将各区、各部门的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绩效目标进行考核,权重不低于3%。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每月对各区98条街道食品安全进行考评和排名通报。全市建立72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177个食品药品监督所、104个食品安全工作站。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分级负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监管网络。
第二,加强源头防控,推进标准化生产。市、区农业部门建立了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制度,有效实施产地环境质量监测和生产环境污染控制。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自检制度。在全市推行蔬菜、生猪、水产品协查制度,建立农产品生产过程记录、农产品包装与标识、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今年以来,农业部对武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了3次监测,生产环节合格率99.2%。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在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建立农残检测室,产品逢出必检,并带二维码销售。
第三,强化依法监管,抓好全程保障。全市加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全程监管。在种养植环节,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有效实施产地环境质量监测和生产环境污染控制。在生产环节,全市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近80%达到了HACCP或ISO22000管理要求。在流通环节,全市完成了334家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规范卤制品等八类重点食品经营行为;在白沙洲、皇经堂、四季美三大农贸批发市场建设了监督检测站,不合格产品就地销毁。在餐饮消费环节,持续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及信息公示和“明厨亮灶”工作,建设小餐饮便民服务区120个,食品小作坊园区6个,提档升级小餐饮12000多家,“明厨亮灶”餐饮企业达6000余家。市教育局完成农村344所中心学校和150所公办幼儿园的食堂标准化建设。
第四,开展专项整治,实施严管重罚。全市持续开展农药及农药使用、“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兽药、畜禽屠宰、水产品违法添加禁用物质、农药打假等专项整治,联合开展了“绿风”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市公安局成立食品药品侦查支队,市检察院建立两法衔接共享平台,不断强化行刑衔接。市农业、食品药品监管、公安部门实现了“三安联动”。
第五,坚持规范管理,落实主体责任。一是开展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已将83家规模以上蔬菜生产企业和9家A类生猪定点屠宰场的肉品纳入了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全市近150家超市及卖场、80家中百便民超市,15家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及其900余家连锁直营门店都开始推行食品二维码追溯。二是打造示范创建诚信典型。全市以“人文食安、福享武汉”为品牌引领,打造食品安全示范集群1000余个。市政府网站开辟了食品安全“红黑榜”。市食安办与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征信合作,发布食品信用信息451条,所有被录入负面征信系统的企业和个人,在银行贷款和政策优惠方面受到了限制。开展责任保险试点工作,试点区528家食品单位购买责任险5.2亿元。
第六,开展宣传教育,推动社会共治。全市统一宣传标语,发放创建公开信,提高市民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满意率和支持率。全市建成100家食药安全科普宣教基地。武汉市局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一年来,总阅读量已突破100万次。电视栏目《厨房现场直击》《创建的路》深受市民喜爱,掀起创建新高潮。
(信息来源: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