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蚁工”的坚守:一年从长江边“搬”走200吨垃圾

12.12.2016  03:07

  12月3日,“三峡蚁工”志愿者在捡拾的垃圾前合影。新华社记者 王自宸 摄

  新华社武汉12月4日电(记者王自宸、李思远)早上7点,长江宜昌段江滩陆陆续续出现了三五成群的身影,和晨练的市民不同,他们提着塑料袋、带着胶手套,弓着身子在江滩边寻寻觅觅,所过之处,碎酒瓶、食品袋、破衣物等被一一捡起带走,留下干净的江滩沙地。

  “我们叫三峡蚁工。要做的就是每天在江滩上捡半个小时的垃圾。”“三峡蚁工”组织发起人喜哥穿着一件短袖夹克,娴熟地在江滩边草丛、石缝中捡拾着垃圾。一阵忙碌下来,已是满头大汗。

  喜哥本名李双喜,去年11月1日,他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位外国小伙每天早起半个小时义务清理河道垃圾的新闻后,想到了看着自己出生、陪着自己长大的母亲河——长江。

  “过去只要一涨水,江边就会飘来各种垃圾。人家外国小伙能早起半个小时去清理河道,我为什么不能早起半个小时去江边捡垃圾呢?”李双喜说,当天,他就买来垃圾袋和手套等工具。第二天一大早,在老婆的陪同下,来到滨江公园的江滩边开始清理垃圾。

  李双喜说,第一天出门捡垃圾,站在河堤上向下看,只能看到江滩上满是沙子和泥巴,走近之后却发现,各式各样的垃圾就藏在河沙和淤泥之中,“整个江滩就像一个垃圾场”。头一天,李双喜捡了两小袋50多斤垃圾;第二天捡了2大袋100多斤;第三天则捡到了4大袋200多斤……

  垃圾越捡越多,李双喜就先将垃圾集中堆放在江边;没有车清运,他就请朋友开来三轮车帮忙;垃圾厂处理要收费,他好说歹说,对方才免费收了。而当他将捡垃圾的经历发到朋友圈之后,却招来种种非议:“你是不是在作秀?”“赚不赚钱,不赚钱干嘛做?”“大水天天打来垃圾,你捡得完吗?

  李双喜说,自己并未想过捡垃圾的行为会引起大家的强烈关注,生在长江边,长在长江边,只是想为母亲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妻子和儿子的鼓励下,他决定坚持下去。此后的每个清晨,他都会和妻子一道,行走在江滩和护坡上,将垃圾一一捡起,打包带走,渐渐地,他的身边出现了点赞者、致敬者和同行者。

  “上次有位阿姨在滨江公园里跳舞,他看到我在捡垃圾,硬是给我鞠了一个躬,让我异常感动。”李双喜说,自己坚持捡垃圾一个月后,有100多位市民自发参加到了“每天早起半小时”行动中来。今年10月,“三峡蚁工”志愿者团队正式成立,固定成员已超过300人。

  “大家都在说环保,但很多人不愿意付诸行动,喜哥给我们带了一个好头,所以早上也跟他一样,早起半小时。”市民陈娟半年前加入到“三峡蚁工”志愿者组织,现在,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带着5岁的儿子来江边捡垃圾。

  从3岁的小朋友,到年近7旬的老奶奶,一年多来,这些“蚁工”们出动3000多人次,捞起200多吨垃圾。“江边的垃圾少了,现在来江边拍婚纱照的新人越来越多。”对于看得见的成果,李双喜是笑开了花。

  “三峡蚁工”的义举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当地政府社区为他们安排了垃圾清运车和专门的办公室,爱心人士捐来手套和垃圾袋,越来越多的企业组织员工集体参加到垃圾清理队伍中来……

  李双喜说,目前“三峡蚁工”还局限在宜昌城区江滩捡垃圾,下一步还将扩展垃圾清理的范围,发动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如果所有的人每天花半个小时到江边捡垃圾,我们的母亲河,一定会越来越美。

  12月3日,“三峡蚁工”组织发起人李双喜在江滩边捡垃圾。

  早上7点,长江宜昌段江滩陆陆续续出现了三五成群的身影,和晨练的市民不同,他们提着塑料袋、带着胶手套,弓着身子在江滩边寻寻觅觅,所过之处,碎酒瓶、食品袋、破衣物等被一一捡起带走,留下干净的江滩沙地。

  “我们叫三峡蚁工。要做的就是每天在江滩上捡半个小时的垃圾。”“三峡蚁工”组织发起人喜哥穿着一件短袖夹克,娴熟地在江滩边草丛、石缝中捡拾着垃圾。一阵忙碌下来,已是满头大汗。

  新华社记者 王自宸 摄

  

(责任编辑:连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