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岭水库测试灌区信息化系统运行状况

20.08.2015  10:48

(鞠晓阳)8月18日,吴岭局立足于当前灌区抗旱之际,组织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对灌区信息化系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运行测试,以保证灌溉供水调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吴岭水库灌区信息化工程建设投资效益。 

吴岭水库灌区信息化系统于2014年底建设完成,建有4座水闸遥测站和1个分中心站,对东、西干渠的4座水闸实行雨量、水位、图像、闸位监测,并对东干渠曾石分水闸进行远程控制,初步实现了吴岭水库灌区水情自动采集、水闸远程控制、水量决策调度、信息便捷查询等目标管理功能。 

本次运行测试借助灌区抗旱的有利时机,检验信息化系统灌溉期间的实际运行效果,主要对4座水闸遥测站点的闸门开度、上下游水位等水情数据进行了比对校核,检查了闸门启闭机、控制组件等电气设备的工作状况,现场对灌溉供水终端设备进行了操作演示,探讨了系统在灌溉供水使用和调度运行管理过程中需要优化的地方,大家一致认为要特别添加图片召测功能,在灌溉期间、非灌溉期间、降雨期的图片传输要区别对待,确保图片的即时获取,实行图像加密传输,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即时性,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实用性。 

此次运行测试表明,我局灌区信息化系统总体运行效果良好,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工程建设投资效益显著,实现了灌区三十公里干渠40多个闸、斗门灌溉数据的快速输入、自动统计、便捷查询,有效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手工计算慢、汇总不及时、查询不方便的缺陷,极大提升了灌溉统计工作的快捷性、方便性、准确性。监测4座水闸遥测站的水位、雨量、图像,实现了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就可远程管理的目标,提高了水库灌区运行管理工作的自动化水平。由于现有灌区信息化系统,受限于资金不足、建设范围有限等原因,部分功能亟待完善。但从目前实际运行效果来看,效果较为显著,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下一步我们将逐步加大灌区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力度,力争实现灌区调度运行管理的全自动化,打造现代化的水库灌区运行管理模式。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