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小龙虾贴上身份证 探访“中国小龙虾之乡”
新华网武汉6月17日电(毛丽菲)小龙虾长在臭水沟,爱吃腐食,重金属超标……每年吃虾季,关于小龙虾的传言就不绝于耳,这让“吃货”们大快朵颐的同时不免隐隐有些担忧。情况真的是这样的吗?近日,笔者跟随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农产品质量安全荆楚行”一行来到潜江,实地探访小龙虾的生长环境,一探究竟。
潜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地处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腹地,拥有40万亩湖泊河塘,20余万亩宜渔低湖田,约60万亩水稻田,独特的土壤、气候、水质环境十分适合小龙虾繁育生长和大规模养殖,被誉为“中国小龙虾之乡”。
“荆楚行”一行来到潜江市虾皇小龙虾养殖合作社张家窑养殖基地,该基地占地面积1000亩,年可生产商品虾150吨。
一眼望去,眼前这片田地与江汉平原上普通的稻田并无二异,特别之处是在稻田旁有一道环形沟。每到插秧时节,把尚在幼苗期的小龙虾移至沟内生长,等秧苗长结实了,再把沟里的幼虾引回到稻田里,这便是潜江知名的“虾稻共作”养殖模式。
蒋小伟是该养殖基地的养殖户之一,从2011年开始养虾,目前承包88亩“虾稻共作”田,一年出两季成虾、一季虾苗、一季水稻。他说,这里的虾好、米也好。
蒋小伟说,小龙虾是不爱吃腐食的,实在没有吃的了才会吃。这里养殖的小龙虾,主要是靠投喂米糠、麸皮、豆类、瓜果、蔬菜和动物的下脚料等作为食物。他们在稻田周围装上灭蛾灯,防止蛾虫吃秧苗,通过电流的击杀的蛾子掉到水里,也可以作为小龙虾的食物。
水质关系到小龙虾的肉质。他们在环形沟及稻田内种植伊乐藻、轮叶黑藻等水草,适时加水换水,保持小龙虾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在农药化肥方面几乎是零投入。虾脱掉的壳和排泄物则作为水稻的肥料。水稻还可以作为小龙虾嬉戏、繁殖的场所,是天然的游乐园。“虾稻共作”还解决了秸秆焚烧的问题,秸秆腐烂之后滋生的微生物,是虾苗天然的饵料。
蒋小伟说,来自虾的收入占到九成,稻米的收入只够用来抵掉田租等费用,如果用农药,虾死了,得不偿失。这里捕捞的小龙虾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只要用手机一扫,销售信息、生产信息,以及哪个塘口捕捞的,吃了什么饲料都能显示出来。
据了解,目前,潜江已经有45000亩稻田里的小龙虾拥有这样的身份证。
潜江市水产局总工程师陶忠虎在12日的“省人大常委会农产品质量安全荆楚行新闻通气会”答记者问时表示,该市定期对投入品、水样、产品品质进行检查。
据介绍,目前,潜江的龙虾养殖基地坚持标准化生产,均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为严把质量关,全市还建立了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现已建成了7个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基地,1个水产品质量可追溯中心控制平台。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玲在“省人大常委会农产品质量安全荆楚行新闻通气会”上强调,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易碎品,要小心呵护。
(编辑: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