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硬办法” 啃下“硬骨头”
一是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村到户相结合。常委会认为,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要找准“贫”根、抓住“困”源,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对症下药、靶向治疗。要做到对贫困人口的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的精确化配置,对贫困农户的精准化扶持,确保贫困底数清晰、扶贫计划合理、攻坚措施对路。区人大常委会制定了精准扶贫规划,确定了精准脱贫目标,拟定了精准扶贫政策,细化了精准帮扶措施。
二是外部帮扶与自身动力相结合。襄州区人大常委会意识到,实现有效脱贫,且脱贫后不返贫,光靠输血式的救济难以持续,必须重视建立开发式、造血式扶贫机制,注意挖掘当地潜能、激活内生动力、自身潜力和勤劳双手,在寻找脱贫致富方法中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地探索和建立脱贫的长效机制。为此,襄州区人大加大了人大代表的“双带”力度,即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动员区域内各级人大代表率先致富,摆脱贫困。并树起一批人大代表致富后带领群众致富的典型。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头人,具有不可低估的带动力量。襄州区人大引导人大代表开展了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活动,取得良好效果。襄州区古驿镇人大代表司应忠,近些年大力发展蔬菜种植,组建的驿寨蔬菜专业合作社,推广“西兰花—甜玉米—甘蓝”一年三熟立体种植模式,亩产值达8000多元,产品销往北京、广州等全国各大城市。该合作社入选农业部等12部门发布的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区人大及时总结推广这一典型。目前,司应忠带动周边600多农户种植蔬菜8000多亩,总产量达4万多吨,年实现增收1200多万元。
三是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改变贫困落后面貌,需要强化政府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做好政策指引支持。襄州区人大常委会在审议当年财政预决算时,提高了扶贫政府财政支出份额。区人大并按照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的思路,运用市场机制、市场手段,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贫困村、贫困户流动,引导和支持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扶贫。精准,意味着扶贫开发要因地制宜、因贫施策。在社会扶贫领域,民营企业是重要力量,往往不仅投入资金,同时还根据企业特长参与扶贫开发,派驻管理人员,培训当地员工,促进交流、融合,开发产品、市场,拉近了城乡距离。襄阳市人大代表、湖北鼎鼎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长春,对残疾人情有独钟。在他经营的企业,就业的残疾人总数已达80多人。李长春还在企业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矩:凡是残疾人过生日,董事会要送去祝福,为其购买生日蛋糕;每年春节,董事会成员要分赴残疾人家里逐一看望,送上慰问金和过年物质;企业每年用于资助贫困残疾人家庭的“专项资金”不少于3万元……作为襄阳市湖南商会常务副会长的李长春,还动员商会所有会员单位,每年开展一次“一对一”结对子扶残助残活动,先后有232名残疾人在会员企业就业。对肢体残疾者,安排其当保管员、保安或是负责质检等;对待聋哑人,安排其搞线装。总之让他们都各得其所,长处得到发挥。残疾人大多来自农村,家庭贫寒,没文化、无技术。李长春说,招收残疾人不是养老,而是通过给他们工作岗位,培训他们掌握必要的生产技能和生存本领,让其自食其力、自食其智、自食其技,永无后顾之忧。在公司里,李长春制定了这样一条制度:每周举办一次业务技能培训班,并开展了“一对一”师带徒、技能大比武、抓典型树标兵等一系列活动。如今,在“鼎鼎电气”有14名残疾人进入管理层,30多人成为技术骨干。
四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贫困地区无一例外是地处偏僻、自然环境恶劣、交通闭塞、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的地区,公路交通、农田水利、农民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生产运输成本高,远离消费市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绿色农特产品难以转化为现实的财富和农民的现金收入。做好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决战贫困、同步小康的必要条件,精准扶贫必须优先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必须加大对通村公路、农田水利及其他生产生活设施的投入力度,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现状。要保持对贫困地区扶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给予差异化的政策支持,持续给力、扶持到其具备自身“造血”功能为止。廉应学这位从农村贫困家庭里走出来的襄阳市人大代表,如今已是亿元企业——湖北水建建设有限公司的老总,经营范围涉及钻井、打桩、水泥制品、金属加工、种养殖业。廉应学从商致富后,始终将“超越自我、奉献社会”牢记在心。几年来,廉应学先后为家乡、灾区捐款捐物,累计达260余多万元。先后为家乡朱集镇修路、修桥捐资达70万元,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80万元,为五保老人及贫困户捐粮油、棉花、棉被、彩电、洗衣机等物品达45万余元。2007年以来,廉应学几乎每年都要为当地慈善机构捐款,少则两三万,多则达到52万元。他还在老家三合村建起福利院,收养老人19名。2015年,廉应学又投入160多万元,为家乡朱集镇雷庄村等建起了高标准的文体广场,让农村人也跳起了“广场舞”。
贫困村大多生态区位十分重要,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襄州区人大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牢固树立保护生态是脱贫之基、致富之道的理念,寓生态文明建设于扶贫开发中,以经济发展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区人大大力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培育和扶持环保型、生态效益型产业,搞好资源综合利用,真正做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统一。(襄阳市襄州区人大常委会 张琴 叶玉龙)
责任编辑:郑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