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医院”升级暑期列车质量

06.08.2014  18:50

      大暑时节,高温“”验大江南北。滚滚热浪成为检验旅客列车质量的严峻考验。为确保开往全国19个方向数百个城市2600余辆旅客列车安全运行,在被称为“客车医院”的武昌客车车辆段,12个车间3000多名干部职工结合暑运工作特点,全面加大客车设备检修力度,“四位一体”提高设施服务质量,全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特别关注”紧盯源头质量

      该段列车每运行40万公里之后,就要进入武昌检修车间进行全面“体检”。职工通过“化整为零”的检修方式,将列车解编成为单辆客车,并运用切割技术,将列车走行部部件切割分解成为轮对、构架、配件三大部分,而后,担负不同作业任务的班组将分别展开抛丸、喷漆、组装等4项精细化检修。

      在列车走行部部件切割工位上,一柄切割枪喷射出的炽热火焰温度高达3000度。燃烧的火焰向四周辐射热量,周围气温达42度。熔接工彭亲元脸颊上豆大的汗珠“顺流而下”,在检修库里一待至少40多分钟,他浑身上下早就被汗水浸透。近百天的暑运工作中,从这个车间向该段运用部门输送的优质列车转向架将达到4300多台,每天有近200名职工坚守在岗位上。

      毗邻武昌检修车间的,是该段负责列车轮对检修工作的设备轮轴车间。暑期是旅客列车轮对燃轴、热切轴安全隐患的易发时段,近一周以来,车间的任务量明显增加。为确保列车轮对质量达标,该车间严格落实日常轮对检修工艺标准,采取轮对除锈、人工复探、轮对镟修、动平衡试验等20多道工序,并采用先进的轮对磁粉探伤、超声波探伤技术,探测轮对隐性故障,确保轮对、轴承的检修和组装质量。

      暑运期间,这个车间要完成近千条轮对检修任务,检修合格后的轮对将被重新安装到该段2000余辆列车上,承载着暑运旅客,安全地驰骋在大江南北。

养护配方”强化库内专修

      8月2日上午11时许,正是太阳最毒辣的时候。露天环境下,停靠整备场8道的T246次列车顶棚温度超过60度。正埋头检修列车空调机组的4名武昌运用车间车电班职工个个皮肤被太阳晒得发红,深蓝色的工作服泛出了盐花。工长王卫东说,“脚底好像被火烧,汗刚一出来立刻就被烘干了。”这是该段职工冒暑开展列车库内专修时的场景。

      早在暑运伊始,该段武昌、汉口、襄阳、宜昌和信阳5大运用车间即分别组织力量,细化30余项作业流程,对列车进行辆辆“精细修”。加大对车辆连接处、走行部、下部悬吊装置等“咽喉”部位的检修力度,针对影响客车安全的“热切轴”等夏季易发的客车故障,该段结合以往工作经验,根据车辆轮对的检修日期等信息,为每辆运用客车的轮对建立起“健康档案”。指定专人,围绕轮对直径、踏面磨耗、轴箱外观等3个方面进行专项检查,并认真记录检查人名、时间、车号、位置和发现问题等数据,及时掌握轮对的运用状况,对“问题轮对”进行跟踪和责任落实。

      同时,该段加强对空调机组、电茶炉、“两炉一灶”等电器服务设施的检查盯控,对空调客车的空调使用状况进行逐辆登记造册,将作业任务包保到位,落实到人,确保设备服务状态良好。为全面提升夜班作业客车运用维修质量,该段严格夜班车现场作业控制,实行运用车间值班干部夜班跟班写实制度,在完成日间质量把关工作的基础上,于每日夜班上岗前,组织质检组人员对入库检修列车进行全面质量把关,确保对各作业环节盯控到位,不放一辆“”车出库。
动态达标”增强途中保障

      8月3日下午15时30分,998730号发电车随T246次列车缓缓驶离车库。经过近一天的暴晒,此时发电车内温度达到53℃。短短几分钟,汗水就浸透了发电车乘务员马卫平的工作服。在逐台检验机组运行状况后,他在值班日志上写道,“三台机组工况正常。

      列车发电车被称为“移动发电厂”,其作用不言而喻。暑运期间,列车电气设备负荷大,该段58台发电车全部上线运行。为确保发电车设备运行绝对安全,该段各乘务车间结合发电车整修项目及月度专项修项目,对发电车各部开展精细整治。重点对发电车车顶排风扇帽、防雨帽、百叶窗各部进行检查,及时紧固松动配件;对下油箱、电池箱悬吊进行检查,杜绝下部配件“松、垮、脱”;对灭火器、灭火毯等消防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作用良好。同时,严格落实发电车乘务员轮班制度,24小时不间断监控发电车运行情况,每30分钟开展一次全面巡查,确保机组运用安全。

      武昌开往哈尔滨方向的K974次是该段运行里程最长的旅客列车,全程运行75小时,走行里程5357公里,跨越湖北、河南、河北等7个省份。应对这趟列车南北跨度大,空调等用电设施长时间高负荷运行可能给列车带来的安全压力,在列车运行途中,当班车辆乘务员每两小时都要对车厢所有设备进行巡视检查,同步利用乘务巡检系统,及时将巡检照片回传到车间值班室,密切关注、消除可能发生的设备故障,保障旅客列车运行安全。

沿途巡诊”把脉安全关键

      11时58分,室外温度已经达到38℃,钢轨和地表温度接近50℃。“5、6组请注意,K804次进武昌站8道,请上岗作业。”听到对讲机呼喊,武昌列检所检车员张光印把平摊在桌上的手账本装进上衣口袋。过去3个多小时的忙碌,手账本早已被汗水浸湿。

      该列检所下设4个检修班组,暑期日均作业168列客车,人均作业量达到20列/日。由于暑期是列车制动故障及客车火灾隐患易发时段,该所特别加强了作业质量卡控。列检检车员一方面要提前上岗接车,按照眼看、鼻闻、耳听的技检标准,重点检查并处理危及行车安全的故障隐患,对发现设备夹杂异物、冒烟等特殊情况进行及时汇报;另一方面,列检所的包保干部全程参与首趟及末趟车的作业质量盯控,严格落实跟班写实、采取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作业方式深入现场进行履职监督。

      此外,该所还针对近期恶劣天气下给客车及旅客造成的严重影响,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强化安全风险预判,加大电力机车摘解、客车车钩超限、下部悬吊配件丢失等方面盯控检查,确保始发、站折及通过列车安全正点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