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教育30年发展的主要成就

10.09.2014  12:04

  ●青壮年文盲基本扫除

  1982年底,原宜昌市成为全省第一个基本无盲市;1986年,原宜昌地区成为全省最早的基本无盲地区。

  ●初等教育全面普及

  1984年,原宜昌市普及初等教育;1986年,原宜昌地区9县普及初等教育。1988年,经省教委认定,宜昌地区成为全省最早普及初等教育的地区之一。

  ●“普九”目标提前实现

  1986年,原宜昌地、市分别制订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规划,分别规划中心城区1990年、郊区1992年、地区9县2000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1年,原宜昌市在全省率先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普九”的市。1999年,全市(1992年地市合并)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前1年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成为宜昌教育最辉煌的成就。2007年,宜都市代表湖北省接受国家“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督导评估验收,受到高度评价。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09年,宜昌在全省率先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目标。2010年,宜昌在全国千所名校长(局长)高峰论坛上介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2012年,全市13个县市区全部接受省级督导评估,成为湖北省乃至中西部地区第一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市区全覆盖的地级市,《光明日报》在显著位置刊发两篇长篇通讯,全方位介绍了宜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2013年,9个县市区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全省共29个),通过数位居全省第一,宜昌被评为全省唯一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市州。

  ●高中教育蓬勃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全市高中教育进入了发展快车道。1998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市普通高中的发展目标及政策措施。2004年,宜昌在全省率先提出“三年基本普及、五年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工作目标。2014年,市一中、夷陵中学新校区开始建设。截至2013年底,我市有高中35所,其中省级示范11所,市级示范15所,在校生58783人。

  ●职成教育快速发展

  1988年,地、市重点职业高中(中心)经省验收全部达到合格标准,宜昌成为全省重点职高第一批合格的三个地市之一;1994年,枝江率先组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到1997年,全市先后组建成11所职教中心;2002年,市教育局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原市机电工程学校和夷陵区职教中心合并组建宜昌市机电工程学校,市城建学校、市水利电力学校、葛洲坝旅游学校、市商业学校、市艺术学校合并组建三峡中等专业学校;2013年,三峡职业教育集团成立;2014年,宜昌职教园基本建成,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市机电工程学校、三峡中专和三峡技师学院入驻。截至2013年底,全市有中职学校15所,技工学校3所,在校生34334人。1989年,宜昌地区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创建合格、示范乡镇党员、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1990年,兴山县成人中专被国家教委评定为“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学校”;1992年,全国扫盲与农村成教工作会议和全省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经验交流会在宜昌召开;1994年,市教委被评为全省“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市教育局被评为“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

  ●高等教育逐步壮大

  1986年,宜昌职业大学更名为宜昌大学。1995年,宜昌师专、宜昌医专、宜昌大学3校合并组建湖北三峡学院,1997年正式挂牌。1996年,原宜昌电大和三峡电大合并成立宜昌市广播电视大学。2000年,湖北三峡学院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合并组建三峡大学。2000年,三峡大学宜昌分校成立,2002年更名为三峡大学科技学院,2004年确认为高校独立学院。2000年,三峡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成立,2006年改制更名为三峡电力职业学院。2002年,宜昌职业技术学院成立,2004年更名为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组建成立。

  ●学前教育突破发展

  1983年,原宜昌地区农村小学开始办学前班,农村幼儿教育起步。1989年,原宜昌市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幼教先进单位”。1993年,市教委开始幼儿园等级评定工作,同年,全市幼儿园班级数和在园幼儿数达历史最高峰。2000年,全市城区和县镇基本普及了幼儿教育,农村普及学龄前一年教育。2011年,我市出台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3年,远安、兴山成为首批5个湖北省学前教育示范县(市、区)之二。截至2013年底,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3%,明显高于全国全省水平。

  ●特殊教育享誉全国

  1989年,原宜昌地区召开会议研究特殊教育问题,建议筹建“宜昌地区聋哑学校”,随后十多年,特殊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市所有县市均建立了一所特殊教育学校。2012年,夷陵区特校并入市特校。2013年,市政府与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合作共建的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附属学校在市特殊教育学校挂牌,全国仅此一家。三十多年来,全市特教战线先后培养出享誉全球的“千手观音”邰丽华,“国际儿童之星”、“全国十佳少先队员”、“五星雏鹰奖章”获得者刘丹阳等一批身残志坚的优秀代表。

  ●民办教育从无到兴

  1985年,宜昌市第一家个体幼儿园诞生。1996年,全市第一所民办(私立)中学龙盘湖中学成立。2013年,宜昌举行民办教育十年发展成就展,集中展示了金东方教育集团、天问教育集团、宜昌英杰学校等一批知名民办教育机构的办学成就。

  ●教师素质整体提升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地、市教育行政部门针对教师学历及教学水平普遍偏低的现状,积极对教师开展学历补偿教育。1987年,地、市组织开展教师职务评聘工作,通过职评,提高了教师的政治经济待遇,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90年代中期,全市教师培训工作进入以教师继续教育为标志、以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目标的新阶段。1999年,新的学校人事制度开始确立,“高职低聘”、“低职高聘”、“优劳优得”、“奖勤罚懒”等改革措施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2002年,全市民办教师彻底退出历史舞台。2002年,启动师德教育月活动,并为教师建立师德档案,建立健全师德考评机制,大力加强师德建设。2009年,启动城乡教师援助工程,开启了城乡教师交流序幕。2009年起,启动实施“宜昌名师工程”,建立起杰出校长、宜昌名师、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评选管理等系列制度,着力打造骨干教师队伍,截至目前,宜昌有湖北名师13人,宜昌名师140人,宜昌明星班主任172人。2012年,率先在全国试点教师资格注册制度。2013年,启动中小学“青蓝”教师培养工程,重点培养专家型教师和宜昌教育未来的领军人物。30多年来,涌现出宋芳蓉、郑琦、刘发英、周玉兰、罗忠秀、陈春晓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在全国、全省产生广泛影响。

  ●教育布局不断优化

  1985年,中央关于改革农村教育体制的决定下发后,宜昌认真贯彻执行,逐步形成了县办高中、乡(镇)办初中、村办或联村办小学的格局,同一时期,原宜昌市也对中小学进行了调整。2000年,宜昌下发中小学布局调整十年规划,经过十年的努力,截至2011年,全市小学由1332所调减到321所,教学点由740处调减到4处,初中由226所调减到140所,小学校均规模由260人升至497人,初中校均规模稳定在700人左右,实现了“校点调少、规模调大、队伍调优、质量调高”的目标。2013年,宜昌又制订出台了城区中小学校点布局规划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

  ●办学条件持续改善

  1983年,宜都县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一无两有”(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的县,1985年,原宜昌市实现“一无两有”,1986年,原宜昌地区实现“一无两有”。1986年建立了卫星电视教育网,1987年起,开始普及中小学实验室建设。1989年起,中小学开始实施“项目管理”工程、希望工程、“贫九”工程、对口支援移民迁建工程等,实现了校舍设备基本配套。2000年后,启动“危改工程”、农村寄宿制建设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远程教育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并出台标准化学校标准,开始了为期10年的标准化学校创建工作。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创建农村寄宿制合格小学296所,标准化初中117所,分别占寄宿制小学的100%和初中学校的80.1%,为实现义务教育新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宜昌下发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评估方案,在全省率先开始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截至2013年底,全市共创建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170所,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41%。

  ●教育公平全面保障

  2004年,“两免一补”政策开始实行。2007年,宜昌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惠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近30万人。同年,宜昌成为全省首个“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市、区)”全覆盖城市。2008年,宜昌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纳入新机制改革,至此,全市实现免费义务教育。2013年,建成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职教育、高等教育的扶困助学资助体系,实现了所有学段扶困助学工作的全覆盖。

  ●管理体制与时俱进

  1985年,宜昌开始推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办学积极性。1988年,原宜昌市建立西陵、伍家岗、点军三个行政区,市政府将市属21所小学下放到区。1993年,建立了普通中小学督导评估制度。1999年,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政府教育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制度。2004年,基础教育改为“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基础教育由“人民办”转变为“政府办”,这一重大改革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让教育发展更有保障。2006年,9家中省在宜企业办19所中小学移交宜昌市,宜昌企业办学历史宣告结束。2009年,城区职业教育实行归口管理,学历教育的中职学校归教育部门管理,非学历教育的技工学校归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2013年,宜昌城区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市属初中和市直部门幼儿园划转区级管理,猇亭区办高中划转市级管理。

  ●教育创新加快推动

  1987年,学制改革完成,小学学制由五年制改为六年制,初中学制由两年制改为三年制。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六·三”制新教材在全市全面推开。1998年,“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培养”等一批研究成果向全国推广,产生重要影响。2002年,义务教育进入新课程改革。200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招生取得实质性突破并获得成功,中考改革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影响。2007年、2008年,宜昌两次受邀到教育部参加全国中考改革经验交流会,中考改革经验被教育部评价为“全国中考改革的样本”。2009年,宜昌设立教育工作创新奖,激励教育创新。2010年、2012年,宜昌连续两届获省“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第一名。2013年,宜昌成为全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实验区。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