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宜昌之星”解读宜昌600年城市中心变迁史
中新网湖北新闻6月10日电 (饶万红)城市中心,是一座城市的精华。区位上,一般处在城市结构的核心;形态上,聚集了城市的主要公共建筑和地标建筑;功能上,集中了大量第三产业,人气最旺盛,商业最繁荣。
中心又并非一成不变。一座城市中心的变迁史,亦即一座城市的成长史。
◆古代宜昌城市中心在哪里
宜昌历史悠久,从唐初在现今西陵区位置上建筑城邑算起,宜昌筑城史近1400年。其后七八百年,宜昌城多有毁损迁徙,到了元末明初总算固定下来,至今600余年。
古代宜昌城跟中国很多城池差不多,区别是宜昌城背山面水,城门绝大多数开在江边。明代宜昌叫夷陵州,城内衙门不少,加之码头贸易逐渐繁盛,会馆、戏院、客栈、书院、祠庙等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宜昌城的繁华已不局限于城内,而开始往城外发展。到清代,宜昌城屡毁屡修,格局和明代差不多。
明清时期的宜昌城呈椭圆形,南北1公里多,东西600米,范围大致就是今天环城北路、环城东路、环城南路、沿江大道合围区域。城门集中在西侧,以北门、南门连线为中轴,西边有4个城门,东边仅有东门一个。不过也就是这个东门,却是明清宜昌最繁华的地方。
那时城乡经济往来多集中在东门,官府等行政部门也靠近东门,东门,也即如今的欧阳修公园一带,是当时的宜昌城市中心。
◆解放路是怎么繁华起来的
一张宜昌1924年的测绘图显示,那时宜昌城墙还没有拆除,但宜昌城变大了许多,突破城墙,向外扩张了一倍于老城以上建成区面积。扩张方向上,东北方向是略有发展,但重点在南向,南门之南,一片规模可观的新城区形成了。这个区域大致在今天的环城南路到一马路。这也是宜昌第一次把发展方向选在南边。
追根溯源,1876年,中英签订《烟台条约》,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也即开埠。外国人到宜昌设立领事馆,大量开设洋行、公司、商店等,选址集中在环城南路到万寿桥一带。宜昌地方经济也得到一定程度活跃,到1930年,城墙拆除后,新城和老城融为一体,新的商业中心在“南门南”慢慢形成。
几乎与此同时,往东方向,离东门约一公里的位置,一片百年后在宜昌占有重要地位的片区,也起步发展起来。
1903年,从成都经宜昌到汉口的川汉铁路通过动议,经筹备,1909年,宜昌段动工。最多时数以万计的工人云集到“东门东”的这块土地,一个叫铁路坝的地名出现了。解放路(当时叫通惠路)连接了铁路坝和“南门南”的新城区,川汉铁路兴建带来的巨大商机,进一步促进了解放路的繁荣。
由于解放路相距原来的东门仅两三百米,这一次城市中心的变迁只是迈了很小一步。500年,宜昌实际上只有一个中心。
◆铁路坝的百年逆袭
铁路坝在形成之后,一直游走在城市边缘。川汉铁路工程流产后,当时的政府对铁路坝进行了平整,并考虑建一个广场,但未及实施。上世纪30年代,铁路坝曾改造成飞机场,在抗战中发挥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坝建设了大型体育场以及一些工厂、学校。改革开放后,这里先后又建设了西陵剧场和夷陵商业城。大型公共建筑的集中,加速了铁路坝的人口聚集和商业繁荣。到1995年,铁路坝已被称作宜昌的汉正街,繁华比肩解放路。
1997年,宜昌市政府在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决定将铁路坝改建成夷陵广场,并作为城区首批永久性保护公共绿地。
铁路坝在潜心“修炼”100年后,经过短短数年爆发,以夷陵广场的新面目成功逆袭解放路。一个在湖北地市州中具有标杆性地位的新商圈——宜昌新的城市中心,在相距解放路1公里的地方,横空出世。
◆新的城市中心会在哪里
新世纪的头10年,夷陵广场风光无限。宜昌13区县市的四百多万居民,爱来这里;周边市州以及每年多达数千万的游客,也爱来这里。夷陵广场成了宜昌的地标和代名词。
一张2006年版的宜昌地图显示,相对于百年前,宜昌大了十倍不止。随着宜昌城市向北、东、南三个方向的快速扩张,背靠宜昌火车站的夷陵广场,方方正正的绿地四周,高楼林立,再也不是那个“东门外”啦,中心!绝对的中心!
进入新世纪第二个10年,宜昌在湖北全省的战略定位和长江经济带的节点地位愈加清晰,经历了从小型城市到中型城市、从中型城市到大型城市两次飞跃,宜昌亟待第三次飞跃,这就是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
特大城市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课题。大的格局需要大的视野,特大城市需要与之相称的城市中心。中央商务区,就是城市管理和运营者眼中的城市中心。
宜昌新区作为宜昌现代化特大城市的主战场,布局宏大。中央商务区落位何处?宜昌借鉴国内外大城的成功经验,选择了一处同老城联系紧密、在大城格局中区位占中、拓展空间充分、交通网络汇集、具备一定经济基础,同时又能代表宜昌山水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的滨江好地,这就是沿江大道白沙路地块,距夷陵广场9公里。
宜昌中央商务区的核心项目是由中建三局斥资150亿元开发的中建•宜昌之星,200万方的体量,近千米的滨江面,超300米高的地标建筑,自2015年3月18日奠基以来,正在高品质高速度建设中。
新的城市中心,正向我们走来。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