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灵桥大修工程竣工 “强筋健骨”后可再使用40年

29.07.2016  01:10
图为宁波灵桥28日恢复通车。 潘飞 摄

  中新网武汉7月28日电 (潘飞 陈坤 张静 徐金波)经过中铁大桥局历时三年的修复,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建筑之一的宁波灵桥28日正式恢复通车。

  灵桥地处宁波市中心位置,于2005年列入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建筑。它既是宁波市区跨越奉化江的主要交通干道,又是连接市中心三江口区域的重要通道,还是国内现存的唯一一座三铰拱结构钢桥。

  灵桥于1931年由旅沪甬商发起改建,德国西门子公司总承包,于1934年开工建设,1936年完工。灵桥是中国第一座有中国工程师参与设计的单孔钢梁拱形桥。灵桥为单跨中承式三铰拱结构钢桥,其跨长97.536米,设计桥宽25米,是现存浙江省内较早的少数现代工程技术桥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灵桥的下部结构采用空箱式桥台和松木斜桩结构,在中国桥梁历史上有着鲜明的特色。随后的几十年,因为历经战争破坏、环境侵蚀以及船只撞击,灵桥已病害缠身。2011年发生严重的撞船事故后,灵桥被“诊断”为危桥,宁波市政府决定封桥大修。

  中铁大桥局武汉桥梁特种技术有限公司承担了灵桥主体维修加固任务。项目部于2013年7月进场开始筹备施工,开始了对它的全新“治疗”。应宁波市政府要求,本着“原地维修、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灵桥结构进行维修加固。维修后保持着桥位不变、形式和构造不变、铆钉结构不变等。

  据介绍,由于灵桥维修和文物修缮工程的复杂性,大修过程中需要对不断出现的维修难题进行解决。该桥施工场地狭小,桥下作业净空小,通航要求高,同时现场施工环保措施和文明施工措施必须高效,并且灵桥作为浙江省省级文物,对文物的修缮要求高,上部结构数据匮乏,基础加固难度大,地质条件复杂。因此本次维修加固可以说是施工难度大,技术含量高。

  灵桥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五大关键技术:即正交异性板与格构式老纵横梁复合桥面系制造和整体安装技术;拱肋无应力拆除、安装及合龙技术;拱肋、风撑等老构件冷矫正修复技术;新老构件置换安装、匹配精度控制及铆接成型技术;复杂条件下老基础超大直径变截面钻孔灌注桩加固技术。

  据悉,灵桥老结构的恢复使用率超过80%,经检测无法继续使用的老构件,也已统一收集整理、妥善保管。战争中受伤的构件也保留在桥身上,钢结构上的弹痕清晰可见。这些历史印记的保留,最大程度地兼顾灵桥的使用功能和文物价值,其他空箱、老基础等结构的构造均与维修前保持一致,只对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部分进行了加固维修处理,真正“修旧如旧”。外观风貌仍保留原来的三铰拱钢结构体系和传统的铆接工艺,全桥共施铆钉十万余套。外表面防腐仍采用原来的涂装工艺,还原了银灰色的桥身和朱红色扶手的栏杆。

  大修后的灵桥不仅在拱肋及桥梁外侧增添了景观亮化工程,还在两侧的人行道路缘及拱肋正下方吊杆间布满盆景绿化。新的维修方法,既保护了灵桥的历史文物价值,又提高了灵桥的结构性能,达到延长其使用寿命的目的,经严格检测,经过此次“强筋健骨”后的灵桥可再使用40年。(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