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口证大抢救]92岁原敢死队队员:冲锋四次留五处伤痕
荆楚网(记者 鲁腾 吴坚 实习生 王梓力 龙佳雯)
“一个连冲上去的时候有一百四五十个人,冲锋结束后还剩三十个人左右,伤的伤,死的死。”今年92岁的老兵向大禄回忆起70多年前发生在云南松山的一幕幕场景,仍然热血沸腾。“当时条件太艰苦了,那场仗太难打,太惨烈。”
向大禄,1923年出生于湖北长阳,1938参军入伍,是一名运输兵,曾随部队参加过桂南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滇西缅北会战,走过大半西南。
不惧敌人向前冲
1944年5月,为打通滇缅公路,20万中国远征军集结滇西,松山战役由此拉开序幕。
松山的地理位置重要且独特,尤如一座天然的桥头堡,刚好处在滇缅公路中间,地形易守难攻。日军又在松山修建了准要塞式堡垒防御阵地体系,战斗更加艰难。
当时年仅21岁的向大禄,成为了一名机枪手,加入抗日敢死队,冲锋陷阵。向大禄所部的任务就是拿下敌人的碉堡,部队首先在滚龙坡向敌人发起了进攻。
“一共进攻了四次。每次进攻都要与敌人拼刺刀。”向大禄激动地表示:“每上去攻一次碉堡,都要拼一次,一次杀一个。拼刺刀也需要战术,他一个刺刀过来,你往旁边一躲,然后转身就给敌人一枪。”
向大禄表示,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进攻目的主要是占领最高峰,第三次第四次进攻才将敌人全部歼灭。每次冲锋都要半小时到一小时,但是战场地势复杂,野草丛生,敢死队队员视野受阻,看不到敌人的火力点,只能慢慢匍匐前进,而敌人居高临下用机枪扫射,扔手榴弹,部队伤亡众多。
“几千个人冲上去,下来的时候就只剩几百个人了。我们连冲上去的时候有一百四五十个人,冲锋结束后还剩三十个人左右,伤的伤,死的死。”提及战友牺牲,向大禄的神情有些悲伤。“对于牺牲的队友,只能在打完仗后用担架将他们抬回去。”
上了战场就不怕死
松山战役持续打了3个多月。为了防止敌人夜晚偷袭,前线阵地的士兵十几个夜晚都不敢睡觉,只有白天才能偷偷打个盹。向大禄回忆道:“当时的条件太苦了!当时的士兵穿着草鞋,甚至还有光脚的。周围没有村庄,也没有老百姓,阵地上也没有柴,也没有油,士兵饿了就吃树根、叶子,“树根硬到咬都咬不动。”
即使条件如此艰苦,向大禄仍坚守在战斗一线,“就算只剩一口气,也要死守自己在的地方。”向大禄现在回想起当时打仗的情景还是无比的激动,“日本人只要有一颗子弹都会跟我们拼,他们穿着大皮鞋,打得很凶,但是我们拼刺刀的时候不怕,都看得很淡,在前方打仗就是拼命。”
松山之战,向大禄五次负伤,身上至今还有未取出来的弹片,这些都是他曾经为国家战斗所留下的勋章,“我从来没后悔过去当敢死队队员,为国家去战斗是我的荣耀。”向大禄骄傲地说道。
抗战胜利后,向大禄返乡务农,现每月都有近1000元的补助金,跟随着儿子儿媳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