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谢红星寄语湖北大学2019届毕业生:从“心”开始
6月18日,学校隆重举行2019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校长谢红星深情寄语湖北大学毕业生:从“心”开始。他说,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你们今后人生中太多的不确定,希望大家遵从本心、坚定信心、不忘初心,一步一步向着自己的理想目标迈进。校长谢红星讲话也引发社会媒体关注,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中国教育在线、中国网、楚天都市报等进行了相关报道。校长谢红星的讲话全文如下:
从“心”开始
——在湖北大学2019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 谢红星
(2019年6月18日)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家长朋友们,
尊敬的徐维烈校友、徐洪波校董: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一个荣耀而盛大的日子,又似乎是一个该说再见的日子。从5月份起,我和我的同事们便开始穿梭于校园之中,与你们一起交流座谈,一起拍照留念、观看毕业晚会,“毕业季”的活动丰富而多彩。琴园里、沙湖边、操场旁、草地上,你们变换服饰、造型,摆出各种pose,成为整个学校“最靓的仔”。这碧波、苍松和红楼既承载了学校源远厚重的历史,也见证了你们激情澎湃的青春。你们以迫不及待的心情,在这美丽的校园里留下青春的倩影,播下梦想的种子,用你们特有的方式,与这个陪伴你们人生四月天的地方告别。我欣赏着你们的尽情欢笑、畅怀观远,感受着你们的离愁别绪、依依不舍。回想起32年前,我也曾和今天在场的4522名同学一样,希望紧紧抓住大学里最后的一点时光,用一首动情的恋歌,以一个潇洒的挥手,向母校道别,向未来问好!
同学们,你们是我来湖北大学工作后送走的第一届毕业生。六个月前,我离开熟悉的工作环境,来到湖大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并且希望能为这所特别的大学做出自己的贡献。就如同今天的你们,即将离开熟悉的校园,开启新的人生,去创造不同凡响的精彩和辉煌。我们在不同的季节,和过去说着相同的告别,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多么的相似。
400年前,英国文豪莎士比亚在其剧作《暴风雨》中写下了“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的名句,告诉我们“离别从来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不久前,我参加了一次毕业生代表座谈会,我聊到,在我们似乎不太漫长的人生旅程中,总有不断的开始,又有不断的结束。生活真是无趣,像潮起潮落,简单平凡;生活又真是有趣,有欢歌有泪水,有收获有失落。我还聊起,我们不能悲观地认为,人生的盛宴总是在一场一场谢幕;我们应该乐观地认为,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命是一个又一个开始。每一次的凤凰涅槃,是死亡,更是永生,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更是新的生命的开始。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你们即将开始的人生,我想在此与大家一起谈谈从“心”开始。
从“心”开始,就是要遵从内心,坚守本真。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即将毕业的你们是名副其实的“95后”,与信息爆炸的时代共生共长。未来是星辰大海,未来有广阔舞台,当你们被眼前这浩大乾坤、浩渺繁星刺激和吸引的时候,是否还能找寻到自己那颗关乎本真、塑造真我的“草木心”?回顾湖大88年校史,“张伯瑾”这个名字,对每一个湖大人来讲都意义非凡。上世纪40年代,我们的学校因国家战火纷飞、动荡不安而风雨飘摇、命运多舛。著名教育家张伯瑾内心笃信“教育救国”理念,克服重重困难,在1941年复建了湖北省立教育学院,也就是今日湖大之前身。张伯瑾校长始终坚守内心价值取向,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毅力在连天烽火中守护一方书桌,帮助千万无家可归的战地青年弦歌不辍,实现了著名的“国师中兴”。时光无痕、传承不变,张伯瑾校长的儿子张以涵先生子承父业、继承遗志,投身科教事业,通过自身的勤奋钻研成长为著名药学家、化学家,并担任美国加州大学终身教授。更难能可贵的是,2007年张以涵先生主动向学校提出设立“张伯瑾奖助学金”,从此以后,张老先生每年从美国辗转20多个小时来到湖北大学,面对面资助学生,并自费邀请受助学生共进晚餐,十多年从未间断。他独自一人拎着行李箱静静地来,又孤身一人自费乘车悄悄地走,从不让学校分担一分一毫费用。张先生曾说:“希望通过帮助这些贫困的孩子,表达我对父亲的怀念之情,继承他的遗志,这样做我才会感到快乐。”乾坤天地间,张伯瑾父子以实际行动守护着内心的方寸之地,他们用家风的传承、内心的坚守,向我们生动诠释了“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来如春风,去如微尘”的人生哲理。
今天,在我们身边也有如张伯瑾父子这样的后继者。资源环境学院的沙湖环保志愿队,连续九年,一届届环保志愿者,接力投身社会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公益结合,为保护沙湖生态环境、服务回馈社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与贡献,受到《湖北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他们在接受采访时认为,“湖大毗邻沙湖,守护沙湖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的责任。”
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你们可能为生计所迫,品尝到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可能为目标选择而迷茫,感觉到人生的诱惑与陷阱。你们可能不止一次次地怀疑自己曾经的理想和追求,一次次拷问自己的良心与灵魂。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当你们犹豫彷徨、无所适从、无法选择时,就让自己的内心安静下来,让自己的脚步缓停下来。这不是软弱、更不是退缩,而是为了更好地审视周围、审视社会、审视自己。让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的人生到底应该如何度过才有意义?我们追求的原点何在?价值何在?张伯瑾父子的人生经历和奉献精神无疑给了我们最好的诠释。我在想,历尽艰辛与磨练,历经繁华与风霜,当你们真正面对自己的内心时,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振臂一呼、成为正义的英雄,但我们也一定不会违背自己的良心,成为人间邪恶势力的“帮凶”。我们可能永远无法唤醒一个装睡的躯体,但我们一点都不应该随波逐流,背离自己的“本心”。遵从内心,坚守本真,给更好的世界留下独属于你的“真我”。
从“心”开始,就是要坚定信心,勇往直前。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诗人苏东坡千年前脱口吟出这一诗句时,是多么的昂扬自信。在我们身边,有一群被称为“佛系青年”的同学,在我看来,淡然处之的态度着实可贵,但是也似乎少年老成、浑不着意、处处退避,过早放弃了青年人该有的牛犊之气。他们可能因为一点点的困难和挫折,就感叹“生不逢时”,放弃了自己继续前行的勇气。他们也可能因为一点点的打击和不顺,就抱怨“天妒英才”,失去了追求理想信念的信心。他们过早地沉湎于虚拟的世界里,似乎是看破红尘、孤芳自赏,实则是自我封闭、自我逃避。
采琴园学人豪迈之气,须看今日奋发有为之行。今年4月,我实地探访了学校设在海南的南繁水稻科研基地,了解了以蔡得田教授为代表的湖大水稻研究团队取得的科研成就。蔡教授虽年逾花甲,但他黝黑的皮肤、行走田间的矫健步伐,以及谈起多倍体水稻的神采飞扬,让我深深感到他潜心科研的热情和激情。蔡教授告诉我,“育种就像养育自己的孩子,每年我们抱着希望而来,虽然常常铩羽而归,但来年依然会满怀希望再战。”同学们,这是坚守南繁45年的“水稻育种老兵”蔡得田教授对科研事业的信心与热爱,更是他对国家、民族“粮食安全”的使命与担当。这一腔热忱,支持蔡教授在稻田里从弱冠走到花甲,并将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象牙塔外,大家都关注着日趋紧张的中美贸易战。美方妄图以蛮横无理、极限施压的方式,制约甚至扼杀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企业。我在想,这仅仅是一场“贸易战”吗?这仅仅是美国对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封杀吗?甚至它仅仅是为了维护美国在世界的霸主地位吗?是的,但也不完全是。这是一个与我们价值观相悖的“大国”对另一个即将崛起大国的全面封杀,是对一个从积贫积弱中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中国的无情扼制。过去列强通过战争都不可能达到的企图,今天通过封杀更不可能得逞。历经千辛万苦,从屈辱中站起来的中华民族不可能接受落后挨打的命运安排。华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中华民族只会在艰难困苦中愈挫愈奋、愈战愈强。
国家如此,学校如此,同学们的人生也应如此。没有抗击礁石的勇气,就永远绽放不出美丽的浪花。希望同学们要有“自信人生能击水”的勇气、“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气,以潜龙腾渊、乳虎啸谷的信心和气魄,传承“日思日睿 笃志笃行”的校训“基因”,弘扬的“自强不息 克难奋进”的“习坎”精神,勇做时代的弄潮儿,担当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奏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强音!
从“心”开始,就是要不忘初心,笃定致远。 “眠云机尚在,未忍负初心。”指的就是只要还有安然入梦的机会,就不可以背弃自己的初心。即将离开大学校园的同学们,你们的初心是什么呢?你是否也在找寻自己的初心?大学四年是否改变了你的初心?今年的应届毕业生里,涌现了一批学霸班级、学霸寝室,2015级化学生物学专业的39名同学中,有33人获得了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所的硕士录取通知书,还有5人获得了直博或硕博连读的机会。大学四年来,他们克服了教材习题的枯燥乏味,熬过了夜晚自习的清冷寂寞,或许他们也曾动摇过、怀疑过,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坚持到了梦想成真的那一刻。我相信,2015级化学生物学专业的同学们,在坚守初心中体味到了快乐,在发奋学习中体味到了快乐,在实现理想中体味到了快乐。
面对优秀的你们,我不禁想起前不久在出差途中看过的一部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虽不是时下流行的热门新片,但依旧令我久久不能忘怀。影片中的父女三人,始终怀揣“为国家争光、为民族争气”的初心,敢于打破世俗偏见的藩篱,战胜困顿生活的压力,不断努力,永不满足,最终登上了世界赛场之巅,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他们更是以自己的成功经历激励了世人,赢得了尊重,影响了青年,改变了历史。同学们,你们进入大学时,已经规划了你们的大学生活,并以优异成绩圆满完成了学业。今天,你们又将重新从这里出发,再次规划、走好你们的人生道路。我相信,你们都会始终牢记振兴中华的责任和使命,遵从本心、坚定信心、不忘初心,一步一步向着自己的理想目标迈进。
亲爱的同学们,沐风栉雨见世面,乘风破浪再起航!请你们一定要像母校爱你们一样爱自己。过去的这些年,你们在这所大学里,体验到科学的力量,感知到文明的光芒,学会了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以美德的力量捍卫美德。
你们和你们的师长很难设想,甚至设计今后的人生会达到一个怎样的高度,取得怎样的成功。但你们未来的人生无疑会有无限的潜力,未来必定会有无限的可能。不管将来你们身在何方、位在何处,你们永远是母校心中最深的牵挂,母校都会为你们送去最美好的祝福。一汪沙湖水,寄托着学子的万千思绪;一声湖大人,诉不尽母校的相思衷肠。
历尽千帆,归来你们仍是少年;盼你归来,我在更好的湖大等你。师生间莫道再见,我们一定后会有期。
祝大家安康幸福,鹏程万里!
谢谢大家!
社会媒体相关报道链接:
中国新闻网: http://www.hb.chinanews.com/news/2019/0618/322773.html
中国教育在线: http://www.eol.cn/hubei/bfxy/201906/t20190618_1664738.shtml
楚天都市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6681918947828138&wfr=spider&for=pc
中国网: http://hb.china.com.cn/2019-06/18/content_40789970.htm
新华社: http://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6213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