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家鄂企扎堆上海自贸区

06.08.2014  09:53
        湖北日报讯  记者陈岩  彭一苇  实习生王奇奇  康梦婷
      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10个多月,“淘金者”纷至沓来,其中不乏鄂企身影。
        这些企业通过注册、收购、合作等方式,到自贸区寻找商机。连日来,记者走访沪汉两地,采访投身自贸区的鄂企。
      分享改革红利——鄂企纷纷扎堆自贸区
        来自上海自贸区综合服务大厅的最新数据显示,已有超过1万家新设企业,其中来自湖北的企业300多家。
      湖北人投资创办的爱美克电气(上海)有限公司是其中一员。公司总经理欧阳璐说:“就想抢先来占个窝。
        今年1月4日,欧阳璐到自贸区综合服务大厅办理注册登记业务,发现这里简化办事流程,实行“一表申报,一口受理”。即以前需要到工商、税务各个部门分别递交材料,现在只需填写一张表、在一个窗口递交即可。
      “3天后,工作人员就通知我们证照全部下来了。”欧阳璐向记者展示加有二维码的竖版营业执照,“没想到这么快,还以为要等待个把月。
        三环集团是湖北省属大型企业,3年前,他们就在上海长宁区成立三环集团(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自贸区挂牌后,他们将公司地址从长宁区变更到自贸区。今年5月正式办妥三证(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和税务登记证),入驻自贸区。
      畅享服务——企业家感叹“不可思议
        今年1月9日,大冶有色集团在自贸区注册大冶有色集团上海贸易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傅加雷兴奋地告诉记者,自贸区不可思议的是办事效率和行政速度。
      “试验区采用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降低投资者的准入门槛。我们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但不用实缴,可以‘零首付’。”傅加雷说,从实缴制到认缴制,一字之变的背后是政府简政放权、宽进严管的思路转变。
        汉沪通物流(上海)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程友章则更多感受到贸易自由。“上海自贸区内14项便利通关政策,项项都落实在自由二字上。”程友章说,比如“先入区,后报关”,即区内企业凭进口舱单信息,将货物先行提运入区,再在规定时限内向海关办理进境备案清单申报手续,这有效提升了企业进境货物的流转速度,满足了企业对物流效率的需求。
      此外,还有金融自由、航运自由……进驻自贸区的湖北企业家代表说,一个货畅其流、金通全球的态势正在自贸区初现。
      先行先试——自贸区带来“三大效应
        记者采访发现,人民币境外借款成为目前自贸区最受企业欢迎的业务之一。
        以前中资企业如想争取境外借款,需要通过层层审批。随着上海自贸区人民币跨境借款业务的开启,中外资企业在境外借款事项上享受了同等待遇。
      境外人民币贷款利率低于境内,使得境外融资成本大大低于境内,不少企业希望到境外筹集资金。目前在自贸区,中行、工行、浦发行、农商行等银行的自贸区分行都开设了人民币境外借款业务。不少企业已获得了几千万元到几亿元不等的贷款资金。
        宜昌一家化工企业在自贸区注册了国际贸易公司,该公司采用跨境人民币借款的方式,在工行借款,通过开立一个自由贸易账户,得到银行融资。虽然,授信银行是工行境内分行,但资金源头实则来自工行境外机构新加坡分行。因此,企业是用“国际资源”满足自身资金需求,且因境外融资成本大大低于境内,该公司省了一笔钱。
      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表示,以金融的国际化倒逼资本项目加速开放,自贸区不仅带来了示范效应,还带来开放促改革的制度效应和全球贸易开放的窗口效应。当前,我省正在开展学习上海自贸区经验先行先试,期待鄂企的所见所闻,能给湖北探索提供借鉴。